首页
第05版:理论

上好劳动“必修课”

魏良平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意义、如何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强调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的全方位开展,对于帮助青少年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意义重大。必须持之以恒上好劳动“必修课”,把劳动的种子深植青少年心中,让劳动精神成为孩子们人生奋斗的最鲜亮底色。

深刻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同时勤劳奋斗、耕读传家也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儿童劳动教育应谋求手脑相长;作家路遥也曾说过,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诸多独特的育人作用,通过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培养,可以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立志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自觉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些维度来说,我们必须持续强化劳动教育,使劳动精神成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旅程中必备的精神“补品”和力量“养料”。

充分挖掘家庭场域的劳动育人功能。《朱子家训》有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启蒙之地,是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养成的起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必须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用踏实劳动、努力上进的具体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行为。叶圣陶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在家务劳动中进行常态化劳动教育,家长可与孩子一同烹饪美食、美化家居、购买生活用品等,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引导孩子积极分担家务,培养孩子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和家庭责任感,从而使孩子在体验中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深意,养成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更好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学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开展系统劳动教育的主导力量。应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把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更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要贯彻落实好相关部门机构的教育要求和部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校办学层次、学科专业特点等,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出台符合教育规律的实施方案,包括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课时数、教育组织形式、监督考核评价等。要根据不同学年阶段的课程设置情况和其他活动情况制订学年、学期劳动教育计划,保证劳动教育活动与专业教育及学校其他活动有机融合、协同发展。要根据季节、课程进度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规划、动态调整,尤其是规划好劳动周的劳动内容、劳动量和质量要求,做到学年、学期活动计划相互配套、衔接,并服务于总体实施方案,形成循序渐进的、有适当梯度的高效的劳动教育实施模式。

持续丰富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单一的劳动教育形式难以带来理想的教育成效,应强化创新理念,不断丰富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将劳动课程与劳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劳动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一,要着力打造“劳动教育金课”,将劳动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明确量化要求,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加强理论学习,适当提高实践锻炼力度,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的良性循环。积极探索劳动课程与专业课程互相融合、与思政课互相促进的课程模式,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内涵。第二,积极发挥社会场域对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作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与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的教育合作,寻找更多符合开展劳动实践条件的教育场地,拓展教育实践平台和空间,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在真实劳动场景中感受劳动的魅力、创造的激情。第三,强化劳动意识、科学精神、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复杂繁重的发展任务都要求新时代劳动者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而且要懂技术、会创新。劳动教育方式要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趋势,结合劳动新形态、产业新样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激发青少年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更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