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聂芳芳)近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四平市自2021年获评国家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持续加快城市排水防涝和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为市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对于新建项目,四平市坚持开展海绵专项审查,落实海绵指标;对于改造项目,坚持问题与需求相结合,做到应改尽改。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海绵型建筑小区203个、海绵型道路广场26个,海绵型公园绿地13个。
聚焦管网排放,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一方面优化排水体制。按照排水分区集中连片、先主后次、延展扩面的原则,实施街路与地块相匹配的雨污分流改造。另一方面畅通排水管网。开展排水管道清淤、检测、修复工作。此外,聚焦蓄排平衡,完善末端调蓄能力。通过构建泵站—管网—公园—调蓄—分流综合解决方案,实现逐级调蓄,多路分流。利用现有湖体,与周边新建住宅小区水景互通,通过布置多级卵石、湿地植物净化过滤、增设缓排设施等方式,实现周边区域调蓄净化功能。
建立排水智能平台,构建管网GIS平台一张图。针对管理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建立智慧排水管理平台,通过掌握视频、水位和泵站等数据,实现管网运维情况动态监控,保障第一时间掌握关键防汛信息,为汛前、汛中、汛后调度指挥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