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流行阵线

卢城稻畦 忙莳秧

□施立学 何晴

廿四节气之芒种,有芒的稻谷早种。富饶美丽的长白山下,大唐渤海国“卢城之稻”的万顷秧田,火山岩、腐殖土,托起一畦畦春水涟漪。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此刻,听得见的是机声嗒嗒,是拉杆扯线,分秧鸡鹐米、莳苗燕戏水;看不见的是急不可待的地心引力,先是收拢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也让一把把青葱,插在绿树,插在青山,插在白云间,插在蓝天上。春莳不饶人,一种最具浪漫色彩,极富情趣的劳动正纵横阡陌间……

那一年我在浙江,世界稻源专家施怀德带我去浦江县世界稻源故地万年上山。一只一万年前残缺的大口陶盆中,掺和着密集的破碎稻壳,一颗小小的、完整的、细纹清晰可见的已经炭化的黑色稻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大声诉说袁隆平院士的寄语: “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一万年前的万年上山水稻,当是经历怎样的风云际遇,来到1300年前的渤海国,幻化为十大贡品之一的“卢城之稻”?来路太模糊了,模糊得如陶盆中一掬掬陶土;行踪太神秘了,神秘如陶土中一把把破碎稻壳?尽管陕西渭南近年发现5800多年前北方地区水稻栽培证据,人们还是认定渤海国一颗颗晶莹如玉、香糯软滑的卢城之稻走进长安作为素材,才有杜甫《忆昔二首》,颂扬仓廪实而知礼节的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若不,气象万千的大唐,怎将5000里之遥的“卢城之稻”水陆兼济,纳贡长安。

不管是5800多年前陕西渭南水稻栽培历史考证,还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所获的一颗颗渤海国卢城之稻走进长安,都滋养了国人一代代,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与历史记忆。

大唐渤海国全盛时期,吉林地区为其政治、经济中心。正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中京显德府卢州(今吉林省安图县石门镇一带)成功种植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口感清甜的亚寒带水稻——卢城之稻。这一创举展现了渤海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亦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渤海国曾134次向唐朝纳贡,女皇武则天对卢城之稻亦情有独钟,旨令岁进献唐朝。卢城之稻的成功种植,不仅带来渤海国经济繁荣,也使水稻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清代,东北大米仍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而备受赞誉。康熙皇帝东巡称颂吉林“年丰还重谷,处处有余粮”。

昔年插秧,是一种“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的辛苦劳作。宋代词人杨万里《插秧歌》说:“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兜鍪”是古时战争用的头盔,“蓑”就是用草或者棕叶制成的可遮阳防雨的蓑衣,“甲”就是用金属或动物皮革制成的护身装备。“雨从头上湿到胛”,说明雨大,虽然穿着如“盔”似“甲”的蓑衣,仍然被雨浇得浑身湿透。稼穑如战场,插秧时机不能错过,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不敢稍息的劳作中,得到了准确生动展现。

插秧,发展成为一种带有戏曲性质的演出形式即秧歌。东北大秧歌,是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是劳作之余、丰收之后、太平盛世之时,大美大乐之举。

卢城之稻传而今,秧歌舞里说丰年。今天,人们溯卢稻之源,演插秧之技,是铭记那段辉煌的历史,汲取古人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应看到,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政策的引导。

春插一苗秧,秋收万颗籽。转瞬间,一抹新绿已蔓延开来,衔远山,达沧海,接蓝天,映白云,无边无际。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