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理论

集聚创新要素 夯实产学研融合平台

张春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积极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人才高地与创新高地的优势,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更好地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等重要指示,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一体部署,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明了方向与路径。吉林省科教资源比较富集,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具有创新资源整合、域内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优势条件。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彰显科技对产业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切实把科教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校、科研院所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吉林省战略需求,聚焦行业和产业共性技术需求,打造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多方参与、要素配置优化的协同创新机制,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推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各地要继续致力于扬优势、补短板、激活力,把创新作为培育老工业基地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持续完善体制机制,让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交响乐”更激扬。如长春市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科技产业园区,努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长智光谷产业园、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园等不断壮大,成为重要的人才“蓄水池”、创新“策源地”,其孵化出的独角兽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各类企业实现快速成长。面向未来,要深入总结典型案例与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需求导向,打破瓶颈制约,向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聚力,扬学校和院所之长,契国家和地方所需,以创新思维谋发展、以创新平台聚要素,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一批突破性进展,开创创新引领振兴突破新局面。

集聚制度创新要素,让新的体制机制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强磁场”“加速器”。各个地方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高质量打造合作平台,通过共建园区载体,把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政策支持、专业的保障能力作为吸引企业落位的重要砝码。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针对一些科研人员虽有创业意愿,但因对成果权属、利益分配、保障机制等相关制度不够了解,对融资模式、科研成果应用商业模式等有后顾之忧等情况,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在积极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模式、科技评价制度、扶持奖励政策、服务保障机制基础上,强化宣传讲解,努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完整闭环。要优化和健全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扩大科研自主权,释放科研创新潜能,积极营造求真务实、和谐奋进的学术环境,激发广大教职工投身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使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

集聚服务创新要素,全力服务各类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化营商环境,满腔热情帮助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解决实际问题,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极力满足科技创新、投融资等方面法务需求,是夯实产学研融合平台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补助、企业研发投入补助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方面打好服务牌,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做好服务文章,选派服务专员,深挖服务对象的可转化项目,坚持哪里弱就帮扶哪里,打造特色科研与智库品牌,积极培育有战略目标、攻坚团队、创新平台、战略任务和战略贡献的创新力量。

集聚育人创新要素,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学院和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坚持课堂通厂房,产学研不分家,不断夯实集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做到围绕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产教融合,围绕合作发展推动产学研互动。要发挥政府部门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利用学校科教、校友、高端人才等多重资源叠加优势,搭建开放、合作、创新平台。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结合省情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如有关高校立足农业大省和“大食物观”发展理念,在涉农专业建设中突出特色定位,通过相关项目的产学研协同,在研究成果和育人上取得双丰收。要总结经验,激励更多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入田野、看乡土、谋创新,丰富学习实践途径,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就业市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