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理论

以多元服务促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宋晓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要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希望大家找准定位,踏踏实实实现人生理想”。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当前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应进一步强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认识,立足发展实际,不断优化服务,充分挖掘数字技术、信息化手段的赋能作用,通过健全就业支持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有效提高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未来发展中要进一步强化认识,立足推进大学生稳就业促发展的目标,将“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一是依托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优势和资源基础,建设好校内就业支持体系,增加对就业指导部门的资源投入,积极构建就业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推动各高校就业网站与省级大学生就业网站、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实现互联互通、岗位信息共享。二是全面建立健全支持帮扶体系,制定明确的政策和制度,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持续深化“产学研就”融合联动,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制订工作方案,优化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充分调动学校资源,做实做细做优高质量岗位的拓展和对接工作。三是系统调研梳理各行业、各领域人才需求,聚焦市场需要,兼顾学生诉求,以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把握好“专业、课程、教师”三大要素,持续优化和重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四是深入开展访企拓岗行动,以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竞赛平台等形式,更好推动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整合,构建并完善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实践、平台和支持体系,大力扶持高质量创新创业项目,放大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五是强化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就业指导部门工作应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同时加强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就业指导能力。

把握职业发展规律,加强校企实训合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新职业正在脱颖而出,迸发无限生机活力。高校应紧贴时代发展趋势,顺应数字经济等发展浪潮,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积极开设与新职业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深化产学研创融合,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设立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实践实习机会。具体实践中,可采用校企联培模式,探索与数字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深入工作场地,定期开展实习。构建校企交流学习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努力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聘请企业相关人员分享就业经验,讲授专业知识,打造完善“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共育模式。积极协调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提供培训指导,让学生深度参与企业项目,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等能力,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使企业进一步了解学生发展潜力、工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就业拓展空间。

立足学生就业需要,因地制宜提供多元化就业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力求做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高校应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就业等工作,并据此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及时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设置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摆脱“等、靠、要”的思想,科学设定职业发展方向,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积极开展就业实习实践活动,全面强化学生实践操作、分析问题等能力,提升其综合创新意识、逻辑思维,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全力提供高质量就业咨询服务,不断拓展服务渠道,针对毕业生的思想困惑、就业顾虑给予及时指导,聘请行业专家为学生提供线下座谈、线上平台答疑等咨询服务,不断满足毕业生就业服务需要。

精准对接,广搭平台促就业。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79万人,受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产业结构深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广大高校应把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准摸排情况、开展针对性帮扶,科学开展对接工作,助力释放地区企业集聚效应,广搭交流平台,为毕业求职学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帮助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持续增强就业创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应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广泛开展企业走访,并就人才供需对接、校企协同育人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同时运用好校友等各方资源,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组织好“万企进校园”等活动,邀请企业进校宣讲招聘,面向毕业生推送岗位信息,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双向发力,让供需更有效衔接,持续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