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生活丰富多彩,探索科学奥秘、体验科技魅力,成为很多学生的选择。他们积极参加科普课、主题夏令营和研学活动,用科技“解锁”缤纷假期。
走进位于省科技馆馆内一层的“深海鱼影”海洋生物标本科普展,仿佛置身于神秘多彩的海洋世界。近百件标本不仅呈现出珍、奇、特的海洋生物整体,还采用不同的解剖方式将其内部组织结构展现出来。记者看到,不少孩子一边参观,一边记录。
“我希望孩子了解更多海洋生物的奥秘,并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从小树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家长齐先生说。
为了更好地讲述这些标本背后的故事,除了开展定时讲解外,科技馆还邀请科普专家隋鸿锦以“探索生命的奥秘”为题开展科普讲座。什么是生物塑化标本?其如何助力人类探索生物演化本质?这些新知识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和探索欲,现场互动频繁。讲座结束后,隋鸿锦又化身讲解员,在“深海鱼影”展览中为观展群众进行科普讲解,现场反响热烈。
据省科技馆办公室主任王晶介绍,馆里以“科技与梦想”为主题,设置了“梦想的摇篮”“智慧的阶梯”“创造的辉煌”“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实践梦想”五大主题展区,包括434余件(套)科学展品。此外,还有“周末趣科学”“科学下午茶”等系列活动,围绕不同主题,紧密结合学校科学课内容,充分利用馆内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充分感受科学魅力。
近日,“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2024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仪式过后,来自全国各地的550名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代表,走进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不仅是这次活动,进入暑假以来,我们接待的学生群体络绎不绝,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高校的学生也利用假期陆续来公司参观学习。从7月中旬至今,已经累计接待5000余人。”工作人员崔少伟告诉记者。
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吉林一号”卫星生产、检测、试验全流程,了解“吉林一号”遥感信息服务,与公司技术骨干面对面探讨交流科技发展……
记者注意到,基地展区新增了“一箭41星”模型。“一箭41星”由哪些卫星组成?它们在火箭里的“座位”什么样?又是如何安全“下车”的?讲解员围绕这些问题一一展开精彩讲解。
“‘一箭41星’创造了我国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也代表了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我们希望在暑假期间通过这一新增展品,让更多人了解长光卫星,以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激发学习热情。”崔少伟说。
长春时空旅程人工智能体验馆作为吉林省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长春市科普教育基地,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了不同场景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个暑假,这里成为长春市内热门的科技研学“打卡”地。
不久前,吉林—阿勒泰“石榴籽一家亲”融情夏令营活动走进时空旅程体验馆,两地青少年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之旅。
在“时空模拟舱”,孩子们集结为联盟伙伴,按照故事中的任务线在馆内不同板块主动探索,在游玩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自然、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00多个科普知识点;在5D影院中,笑声、惊叹声此起彼伏;孩子们还与机器狗亲密接触,观察其如何避障,学习背后的原理,了解前沿的人工智能知识。
“这里有很多我没见过的东西,很新奇,也让我开拓了眼界。”学生叶丽扎·库尔满说。
带队老师表示,学生们通过参观和实际操作,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