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断增强粮食品牌溢价能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打造出粮食产业发展新优势,提高粮食质量、种粮效益,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三赢”局面。
在第二十三届长春农博会上,100款分级分类的吉林大米产品首次亮相。这是吉林大米立足提档升级、精准营销、品牌管理,力争实现整体跃升的重要举措。据介绍,上述展出产品均来自经过评价认定授权的《吉林大米产品名录》,再结合产品的市场定位,重点考量品质、市场等因素指标,细分认定为臻品、精品、优品等三个级别。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在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吃什么、怎么吃的需求更为多元,对粮油产品的品质追求也更为强烈,消费呈现升级与分层特征,各类新消费群体不断涌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细分市场发展迅速,粮食品牌化消费市场已经形成。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大批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的粮食品牌,如吉林大米、五常大米、忻州小米、延津小麦等。为不断满足市场对优质粮油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中粮、北大荒、内蒙古恒丰、山东中裕、吉林东福米业等一批粮食加工企业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为实现“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着力推动企业从生产低端产品向生产中高端产品转型,不断摆脱了行业发展困境。
推进粮食品牌建设要坚持挖掘资源潜力,探索提升路径,培育好品牌建设主体,让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并成为品牌建设的主角。一方面,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造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不断打造优质品牌、持续释放品牌效应来赢得发展。明确发展主体,重点培育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要以科技创新驱动粮食品牌建设,做实、做精、做优产品品牌,只有这样才能让产品更好立足于市场,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继而形成共识和氛围,持续为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粮食品牌化建设是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粮食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能够把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助力主产区走出“产粮越多财政越穷”的发展困境。各地应全力推动粮食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立“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提升粮食全产业链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要不断增强粮食品牌溢价能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打造出粮食产业发展新优势,提高粮食质量、种粮效益,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三赢”局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