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理论

将红色文化充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

张晓雪

“大思政课”是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和延伸。红色文化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也是讲好“大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宝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新时代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独特育人作用,通过搭建大资源平台、建好大师资体系等方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让思政课真正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立德树人的作用。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见证了我们党历经百年艰苦奋斗而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过程,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虽跨越时空,却历久弥新。新时代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中,引导广大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是摆在广大高校面前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创新红色资源融入机制,强化“大思政课”育人功能。完善育人理念,科学制定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的课程目标,持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更好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努力实现学生爱听爱学、能听懂可学会的教育效果。将红色文化资源充分融入到通识课、专业课、技能课等各门课程中,形成立体式、特色化的红色文化课程体系,助力“思政”与“课程”有机融合,实现“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育人成效。积极开拓创新,通过“红色文化+思政”等形式,增强课程感染力和传播力。如,在艺术类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增加革命歌曲学唱、红色影视作品欣赏、革命历史戏剧表演等教学内容,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和艰辛历程,引导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赓续红色血脉中汲取奋斗力量。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校内全员参与和校外特聘兼职相结合,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健全完善队伍成长机制,突出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打造一支了解红色文化、具备良好教育素养的思政教师队伍。

用好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历史场馆,为“大思政课”建设和提升实践育人质效提供丰富鲜活的教育载体。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优质平台,要强化创新和探索,充分利用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实际成效。运用好红色历史场馆资源,探索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让青年学生在近距离了解抗战英雄事迹、革命英模故事中直观地感悟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奋斗和拼搏精神。以吉林为例,应充分发挥杨靖宇烈士陵园、四平塔子山战斗遗址等地方红色文化宣传展示平台的育人作用,用红色文化沁润学子心,推动“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积极与地方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开展联学共建,建好建强红色实践教学基地,常态化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寻访革命旧址等活动,用真实的故事打动学生,用厚重的红色文化感染学生,用伟大的革命精神引领学生,达到以史育人的目的。探索设立辅助展览布置、讲解助理等志愿服务岗位,让青年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其在实践中学习和传承历史文化,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持续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进一步“盘活”红色文化资源,使其更好地浸润校园,拓展“大思政课”育人空间。红色是共和国的底色,要注重红色文化的浸润、感染和熏陶作用的发挥,深度开掘和“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将其全面融进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大思政课”建设思维构建育人新格局。大力创建红色资源教学案例库、红色育人资源库,打造红色文化在线示范课程,建立健全虚拟仿真教学基地,以现代技术手段把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搭建网络教育宣传平台,综合运用网络传播媒介创建和推送主流媒体红色栏目、红色故事、红色知识,同时加强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革命纪念馆等单位部门的联动,以“云端思政大课”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课程吸引力和时代感。在校园建筑、教学场所、校园宣传栏等设施上增加红色文化教育元素,以多种外化表现形式把红色基因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要通过开展红歌比赛、红色情景剧、理论研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把红色基因深度融入校园生活的软环境中,让红色成为校园文化的深厚底色,以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帮助青年学生成长为精神上有信仰有理想、行动上有责任有担当,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