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理论

把“三个更加注重”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

沈小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这既是对过去成功做法的充分肯定和经验总结,也是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集成到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之中,使各个领域协同推进、各类资源充分共享、各类要素相得益彰。

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全面系统的改革和改进。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各领域改革的联动和集成,才能发挥制度整体效能。为此,一要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摸着石头过河,还必须有明确的“行进图”,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要锚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统筹设计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改革,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制定一揽子改革方案,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其方向正确、路径明确。二要坚持整体推进。改革越向纵深推进,其涵盖的领域就愈加广泛、触及的矛盾问题就愈发尖锐、涉及的体制机制障碍也愈发艰巨。破除这些难题,就要在“全面深化”上下功夫,将各项改革视为有机整体,加强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统筹兼顾、分类施策,“十个指头弹钢琴”,使各项改革彼此呼应、相互促进,凸显改革目标、政策、效果集成,实现“1+1>2”的成效。三要注重统筹协调。任何一个领域改革都不是孤立进行的,都会牵动其他领域,这就需要强化配合,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把握各项改革举措内在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既关注单个领域或问题的改革,还要考虑各领域间的协调合作,防止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努力实现改革方案、落实、效果等各方面协同,推动改革聚焦聚力、握指成拳、协同高效。

坚持问题导向,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在于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为此,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要紧紧围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挖掘问题根源,明确改革路径,推出更多新的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策举措,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要突出重点领域,紧抓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找准重要着力点,抓住关键环节,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攻坚克难,集中抓好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其他领域其他方面改革也要突出重点,做到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哪里的疙瘩最难解,就把改革指向哪里。要突出重点任务。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做到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着重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和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坚持真抓实干,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繁重,需要我们在推动落地见效上多想办法、多下功夫。从改革方案设计到改革组织实施,都要立足有利于抓落实、有利于解决问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来检验改革成果。为此,一方面应更好地汇聚改革合力,注重凝聚改革共识,把推进改革的道理讲清楚,持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更好发挥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共同推动改革事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要着力抓好改革落实,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谋篇布局,准确理解每项改革举措的背景、定位、指向和内涵,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地。要明确各项改革的实施主体和责任,拧紧责任螺丝,并建立全过程、高效率的改革落实机制,定期评估、强化监督,不断提高改革落实效能。此外,要坚持群众评判。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评判者、阅卷人,要把人民群众作为真正的改革参与者、推动者、建设者和获益者,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其对深化改革的期待,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继而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实践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标在前,使命催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坚持“三个更加注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创造和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