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理论

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王玉芹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 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守正创新”。日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新征程上,必须深刻理解“坚持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奋力打开发展新天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中华民族是具有守正创新精神的民族,历来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血液里始终流淌着坚守正道、不惧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精神基因。灿烂的中华文明中蕴含着丰富的守正创新思想智慧。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其身正,不令而行”,《道德经》倡导的“以正治国”,都体现了我们遵循规律和事物发展脉络的客观态度;《周易》中的“日新之谓盛德”,《礼记》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中华民族敢于革新、勇于创新民族性格的彰显。守正创新,内蕴着中国哲学的方法智慧,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方法遵循。

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续写“两大奇迹”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也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机遇前所未有、前途无比光明,但也是坡陡坎深、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面对的更多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改不行、改慢了不行,改得过于激进也不行。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改革定力和信心,把准改革方向、遵循科学方法,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进一步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积极主动又扎实稳健扫除破解各种体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切实把改革推向前进,努力赢得更大成功。

保持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守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正道”“正理”。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党的领导关系改革的根本方向、最终成败,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中央领导部署下的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解决改革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历经千辛万苦、持续探索找到的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必须沿着这条康庄大道持续推进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人民是推进改革最坚实的根基和力量,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持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为念、汇人民之力,谱写好改革开放新篇章。

保持改革的锐气、闯劲,突出问题导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深化改革,守正是前提,创新是动力。创新就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大胆闯、大胆试,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打开事业新天地。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出破解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牢牢抓住改革发展主动权。着力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整体谋划,切实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过程中的改革难题,做到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以新的发展思路、举措、方式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