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理论

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 提高成果转化效能

王亚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重大任务。高校拥有显著的人才优势和丰富的学术资源,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其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成果转化效能的提升对于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创新主体要深刻认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新挑战、新机遇,积极探索多元路径,在科技创新上发力、在成果转化上做功,更好助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加强需求导向,打造企业出题、协同答题的新范式。企业是市场主体,对市场需求的感知力最为敏锐,其依据自身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竞争压力及发展规划,精准提出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技术、产品和服务需求,能够更好确保科技创新方向紧密贴合市场动态,避免二者脱节。广大高校应立足企业需求,强化合作,围绕企业“出题”方向,整合资源力量,努力形成创新合力,精准开展科技创新行动,着力实现创转共进。科学建构高效协调机制,提高校企协同效率,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弥合利益诉求差异,健全争议解决机制,维护合作稳定性。在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方面,要明确平台定位,细化功能和工作流程,完善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

破除学科壁垒,开创交叉融合、联动创新的新局面。重大的原始创新能够促进新技术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开辟,其往往萌发于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高校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新知识、新领域快速拓展,知识体系综合化趋势日益增强,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的大背景下,要努力破除学科间壁垒,用好学科交叉这一“催化剂”,努力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推动重大原始创新的产生。改革课程体系,设置跨学科融合课程,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学科间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优化管理体制,建立跨学科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和团队协作机制,为解决复杂科研问题提供全新思路和方法。

加大资金投入,创建多元渠道、持续支持的新模式。“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关键在于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和卓越的成果转化能力为支撑,加大资金投入是保证这些核心能力建设的根本。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引导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给予高校更多融资支持。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增加成果转化后续环节资金投入。建立科创资金动态调整机制,平衡校内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资金投入,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预算、审批、监督等,更好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

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专业高效、全程跟进的新机制。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由高校内部和外部专业机构共同组成,二者相互协作、功能互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助力成果转化率提高、转化速度加快、转化渠道拓展。要引导服务机构树立服务为本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健全长期合作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服务模式。着力引进和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市场、既懂法律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参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立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精准匹配和实时推送。建立完备的服务标准,加强校内外服务机构的标准化管理,健全服务质量监管机制,加强服务监督、评估和服务机构诚信规范建设。

优化评价体系,制定市场导向、价值驱动的新准则。科技创新成果只有成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其巨大价值才能得以凸显。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优化能够起到明确转化方向、激发转化动力、提高转化效率、保障转化质量等作用,而制定以市场为导向、价值驱动的新准则是优化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要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将市场应用价值、社会影响力、技术创新性等因素纳入其中,注重分类评价,力求契合不同领域的创新需求。构建科学的市场反馈机制,确立信息采集、分析等流程,精准评估成果的市场价值,结合市场需求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学校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提高成果转化率。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成果转化激励力度,增加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收益份额。

强化产权保护,形成严格监管、合理分配的新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近年来高校创新动力勃发,创新水平大幅提升,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高。同时还要看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转化率低、专利数量庞大而质量不高等问题。未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产权市场的监测和预警,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为高校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构筑良好外部环境。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宣传普及,提高学校和社会各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意识和维权自觉,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加大侵权赔偿力度,更好保护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引导各科创主体关注产权收益分配,用好法律武器保护好科创成果,继而助力成果转化率的提升。在实践中更好完善收益分配机制,规范各参与方的收益分配比例,明确成果转化审批流程,全力缩短审批时长,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