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和路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在打造“第一资源”、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厚植人才力量的进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发挥好学校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劳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既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又注重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培养锤炼,为学生种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使之成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肩上有责、脚下有路、手有技能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融入中华儿女血液中的优秀基因。“劳”与“学”在中华发展史上始终紧密相连,《孟子》中就有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强调“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将劳动教育与改造自然、创造历史、发展自我等相结合,着力发挥其兴国利民的重要作用。对于个人成长、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等方面来说,劳动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效能。首先,劳动教育对个人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参与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坚韧不拔的精神等,为未来创新创造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劳动教育对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社会运行机制,理解不同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和多元的社会视角,有助于其未来更好地将个人创新活动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此外,劳动教育对国家竞争力提升也具有现实意义。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劳动教育能够有效促进人才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更好赋能国家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
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学科坚实、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意义重大。学校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具体来说,应包括劳动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师资培养等多个方面。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置多样化劳动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如,开设手工制作、园艺、烹饪等实用型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探索开设与创新思维相关的课程,努力将创新思维与劳动观念、创意方法与劳动能力、创造精神与劳动精神深度融合,鼓励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劳动创新,如科技制作、创新设计等,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实践活动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让学生在真实实践环境中锻炼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师资力量建设方面,应强化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能力。
创设良好劳动创新实践环境和平台。劳力劳心,亦知亦行。良好恰当的育人环境氛围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发挥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应在创设鼓励创新实践的环境方面下功夫,包括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和资源、举办创新竞赛和劳动技能评比、设立“勤劳奖学金”“创新奖学金”等,更好激发学生劳动创造热情。以设立创新实验室、创意工作室等创新实践平台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源支持。定期举办创新竞赛、创意市集等活动,让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和创意产品,增强其创新自信、提升实践经验。持续丰富实践内容,高校的劳动实践要区别于其他阶段,落脚于引导青年将劳动实践能力发挥到未来的工作岗位当中,让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等内容纵向贯通、横向连接,更好服务社会发展建设。
着力形成多方协同育人格局。全面加强劳动教育,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 运用好社会各方资源,强化综合实施,拓展教育途径,努力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一方面,应进一步注重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引导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劳动观,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清洁、烹饪、修理等家务劳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同时,家校双方应努力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其他力量的合作。强化与企事业单位、工厂、农场等机构的联动协作,共同开发实践性课程,联手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践和创新项目,为学生在真实劳动环境下体验劳动真谛提供支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运作情况,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相关部门应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履行好社会责任,构建高效科学的协同育人机制,齐心协力助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