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高校应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在教学过程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中培养一支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劳动大军,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当前,创新型科技人才不足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应用型人才能岗不匹配、社会认可度不高仍是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欲,引导其敢于质疑传统观念、勇于挑战权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强调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培养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综合全面的科技素养、积极主动的实践技能为教育目标,努力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型人才。
调整人才培养定位,着力实现从“同质化”到“个性化”的转变。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技术、产业、人才等领域出现了“去技能化”“技术升级”等趋势。前者意味着常规性体力和脑力劳动日益减少,后者则强调劳动者解决问题的方法、高阶思维和自我更新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时代需求,明确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等素质能力为重点,不断优化“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制定多元化培养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例如,为有意向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更多实验课程和科研项目参与机会;对于希望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则增加实习实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比重。要构建灵活的课程体系,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和兴趣爱好提前修读课程或参加实践活动,获得相应学分,以此来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动“简单化”到“多元化”的飞跃。创新创业教育应当立足于生源特点、专业特色、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遵循“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思路,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与“新质劳动者”培养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探索构建创新创业学院与现代产业学院联动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开发针对性强的“双创”课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程供给,打造高水平孵化平台,完善“双创”保障制度,基于学习课题化、课题项目化、项目产品化的教学原则,增强对接产业、融入专业、贯穿学业、引领创业、促进就业达成度,形成“课、训、赛、创”一体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提供智力支持。
丰富人才培养手段,着力推动“传统化”向“数字化”进阶。培养应用型人才不能仅局限于教室、实训室等固定场所,而应采取不分时间、地点的泛在教育。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多样化的信息化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获取海量学习资源以及虚拟实训场景、行业企业工作场景,并通过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建议和路径,推送最适合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数据生成知识图谱和岗位能力图谱,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手册”,明确学生的兴趣和优势,为其提供更加科学的创新创业指导,从而提升能力培养的精度。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力推动从“粗犷型”到“专业型”的提升。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保障,直接决定人才的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外引和内培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引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另一方面,要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由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协同合作,同步建立培养和选拔高水平创新创业导师机制,高校与企业、创业孵化器等实践平台的合作机制,最大限度提供专业的培训与实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将最新技术和行业动态融入教学中,提高理论与实践契合度,强化实践教学针对性,切实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应用教学能力。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新”而动、向“新”而为,把创新意识、科技素养、实践技能提升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培养产业更需要、社会更认同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