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贯通起来,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在开放领域投入更大精力,坚持以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凝心聚力促使改革举措落地生效,牢固树立改革促进开放、开放倒逼改革、开放也是改革的观念,让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国家和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改革与开放有机统一的发展。改革离不开开放,开放也是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在时代的汹涌浪潮之中,“改革”与“开放”恰似一对紧密相依的“孪生兄弟”,共同推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要深刻认识到,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是改革的一种深刻展现。开放意味着破除壁垒,拓展发展的广阔空间。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封闭的状态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开放能够使不同国家的资源、技术以及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与交流,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不断提高开放水平,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深化了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推动了内陆沿边地区的开放和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贡献。实践证明,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才能推动全球共同发展。面向未来,需要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此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拓宽发展空间。
坚持以改革促进开放。“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坚持以思想解放推进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必须掌握科学理论,提升思维能力,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勇于求变,把“敢”和“干”的劲头调动起来,把“闯”和“创”的精神激发出来,在坚持改革中促进开放,努力创造新的更大发展机遇。要切实把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一方面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通过削减不必要的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营造出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吸引国外企业纷纷前来、扎根于此,开展贸易往来、投资建厂,同时增加国内企业与国际同行交流合作的机会,使其在技术、管理等方面不断与国际标准接轨,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走向繁荣,用强有力的改革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继而持续助推开放交流。另一方面要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不断增强国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资源汇聚,促使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使开放的层次不断提升、范围持续扩大。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开放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要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扩大开放,也是拓展发展机遇。开放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更为便捷地展开交流与合作,带来全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当一个国家实行开放政策时,就能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改革。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优势,必须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积极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强化开放通道建设,提升制度型开放能级。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在市场透明、知识产权、环保标准等方面加强制度安排,切实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高质量迈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