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强大的国防是民族自立自强之本,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证。国防教育是治国安邦之策,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效途径。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应坚持党对国防教育的领导,突出教育重点,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把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开来、推向深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坚不可摧的安全长城。
坚持党对国防教育的领导。国防教育体现党和国家意识,关乎国家安全大局,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涉及各行各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坚强的组织领导,确保其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加强党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国防教育切实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目标绩效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巡视、纳入全民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等全领域、全过程,统一部署,统筹规划、同步推进,把加强和改进全民国防教育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确保全民国防教育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开展。
增强全民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打造坚不可摧的全民国防。为此,要及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清醒认识当下面临的安全挑战,不断强化危机意识教育,增强全民忧患意识。通过加大传统报刊、新兴媒体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宣传报道,把定期开展国家安全形势教育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推动国家安全形势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让全民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危系于每位公民,民族崛起系于每一个人。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只有把国防教育的内容转化为社会每名成员的意志品质,不断促进其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素质提高,强化国防观念、砥砺民族精神,才能筑牢人民国防的坚固长城。要营造全民受教育、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把全民国防教育内容贯穿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教育之中,与国家安全要求、社会发展形势、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使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国防建设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激发全民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把全民国防教育融入各类宣传教育主题之中,加强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法规等方面教育,形成人人参与、坚不可摧的人民国防。
厚植全民爱国情怀。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浪潮的激荡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素材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用好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生动讲好杨靖宇舍身殉国、吴大澂勘界守土、巴海抗击外敌等英雄故事,提升国防教育的传播力和吸引力,扩大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全体人民的血脉,让“国之大者”深入人心,厚植全民对于党、人民、国家、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切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不断激发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主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增强综合国力、国防实力,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