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理论

创新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制度机制

吴阳 韩大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治国理政战略全局,提出“治国必治边”“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等一系列重要论断、重大举措,把边境工作战略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吉林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更是将“创新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制度机制”放在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专项的首位。新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紧扣改革任务,创新相关制度机制,奋力谱写吉林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新篇章。

以“合力攻坚”为准绳,构建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吉林省兴边富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市州负责、县(市)落实的工作机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谋划边境地区人口、产业、空间“多规合一”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事关边境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和专项工程。压实市州责任,完善相关联络协调、定期调度、信息通报、项目管理一线督导、跟踪问效、考核评估等工作机制,切实做好重要事项协调推动工作。相关县级政府应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原则,挂图作战,高标准建设好现代化边境地区。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健全“党员+N”立体化强边固边防控机制,构建起“村社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边防管控工作格局。

以“产业兴旺”为核心,打造产业兴边长效机制。产业兴边是兴边富民的基础,是稳边、巩边、安边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要通过提高边境地区产业化水平,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打造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叠加边境旅游、口岸经济、林下经济、资源加工等有边境优势的产业带,引导各边境县域深度融入,利用特色产业的吸引力抵消区域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大力引进特色产业带中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竞争力高、就业人数多的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放大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谋划发展梯队,使其更好承担引领和支撑产业链发展的重任。实施横向联动、纵向联通的集成政务服务改革,助力形成干部作风改进、党组织纾困解难、政策支持的高水平营商环境,促进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到边境地区投资兴业、就业创业、共同发展。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的创新体系,以创新破解制约产业带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不断抵减因生态功能区生产限制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以“人气聚集”为关键,健全人口增长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边境地区人口与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百姓融入产业发展全链条,共享发展红利。健全百姓收入增长机制、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务工、种地、相关补贴、风电光伏固定收益等总收入不低于外出就业收益,提升百姓就地发展积极性。科学制定与边境地区客观条件相匹配的外来人口吸引政策及激励措施,全力推动人才援边、大学生支边、能人回边、农民工返边、外来人口结婚落边与买房创业驻边、施工人员家眷留边、康养旅居人群入边等。立足边境地区多为民族聚居区的现实情况,以村社党组织为单位,从加大民族文化交融、提高外来人口社会参与机会和心理认同感等方面着力,切实铸牢边境百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对生养子女的家庭给予普惠性经济补助,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最大限度激发边境百姓生育欲望,增加新生人口。

以“宜居宜业”为方向,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吉林省可借力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有效衔接。以边合区、口岸、重要景区、重点产业集聚区等经济节点为中心,统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工作,串珠成线,促进沿边地区尽快建成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以边境县城为核心、以建制镇为节点,超前规划韧性基础设施;以市州为单位,根据常住人口规模、服务半径,制定明晰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与软硬件标准规范,加快构建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和吸引更多公益性社会机构和经营主体参与其中,为百姓提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公共服务,不断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确保其愿意留边、戍边、兴边。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