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如何让“双停”企业重焕生机,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关键命题。吉林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面开启了“双停”企业盘活攻坚行动,让“停摆”的企业再次迈开发展的脚步。
自2023年起,吉林市启动“双停”企业盘活3年攻坚行动,目标明确,计划第一年盘活70%,第二年盘活30%,第三年巩固提升。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分工包保,与市县联动,凝聚起强大的攻坚力量。为解决“双停”企业的复杂难题,吉林市创新推出“六聚焦、六破解”,从债权债务、融资、市场需求、产品竞争力、生产要素保障到资产资源闲置等方面,全面发力。同时,沿着招商引资、开拓市场等“六个一批”盘活路径,不断探索深化。
2024年底,吉林市的努力收获了丰硕成果。全市累计盘活企业200余户,新增产值65亿元,拉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速约3.6个百分点,创造税收1.08亿元,吸纳了就业4300余人。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企业重获新生的鲜活故事。
技术改造,让企业焕新升级。部分“双停”企业技术落后、创新不足,吉林市整合资源,依托现有场地、资质等挖掘剩余价值。箭达(吉林)轮胎公司前身为吉星轮胎,因债务和产品落后停产7年。2024年,吉林市精准招商,引入行业龙头箭达天下集团,以现有产线为基础建设年产1500万条新能源汽车轮胎项目,一期项目当年投产、当年升规入统。2024年新增产值6200万元,预计2025年产能释放,可实现产值3亿元,为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注入新活力。
金融滴灌,纾解企业之困。资金不足是“双停”企业的一大难题,吉林市通过引导引入资本、协调银行借贷等方式,助力20余户企业盘活。康乃尔化工是全市重点化工企业,2023年5月因资金链断裂苯胺装置停产。吉林市帮助其对接旭阳集团,双方委托生产合作,从9月达成协议到10月底复产,速度惊人,当年实现产值6.2亿元。2024年完成装置盘活及改造,恢复设计产能,净增产值24亿元。
市场对接,拓展企业空间。部分“双停”企业产品有市场前景却缺乏订单,吉林市发挥“九解一协调”助企机制,开展产需对接,推动本地企业与省内外头部企业合作。龙山轻型车与一汽解放对接,2024年1月签署框架协议,当年实现产值2.4亿元,增幅达275.6%,近两年成功帮助60户企业盘活增产。
盘活攻坚,破冰突围,向新而行。吉林市“双停”企业焕新重生,为区域经济发展填补了缺失空间,将存量资源转变为发展增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