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自身竞争力、提升消费者体验,很多企业都设立客户服务热线,赢得了消费者好感。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构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客户服务中。智能客服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可以随时提供服务。可是,部分企业在引入智能客服后,并没有收获想象中的美好:不论你说什么智能客服都只会照程序机械地答复,解决不了消费者的问题,而相应减少后的人工客服往往处于“忙线”中,导致消费者体验感大打折扣,品牌忠诚度也随之下降。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问题不解决而任由问题存在。其实,企业设立智能客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消费者的重视,但是智能客服“不智能”的问题凸显,且消费者反映强烈,就不能再视而不见了。
面对智能客服“不智能”的问题,企业应推进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无缝衔接:一方面,企业要主动与智能客服开发公司对接,及时优化算法并强化对系统的升级改造,使其能理解复杂语义并模拟人类的情感进行回复,同时应明确转入人工客服的指令,避免让消费者因心焦烦躁而产生不满;另一方面,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智能客服不是万能的,要保留足够数量的人工客服,确保智能客服无法解决问题时,人工客服能够及时补位。
只有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协同,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打造优质客户体验,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监管部门也要建立便捷的用户投诉和反馈渠道,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定期对智能客服等服务系统进行质量评估,及时补齐短板,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