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春胜)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大安市红岗子乡马营子村抢抓农时,如火如荼地开展黄菇娘移栽工作,为今年的丰收筑牢根基,也为乡村振兴增添强劲动力。
走进马营子村的暖棚,一幅繁忙而有序的劳动画面映入眼帘。工人们手法娴熟,将培育好的黄菇娘幼苗从育苗盘中小心取出,精准植入定植穴,随后培土压实,动作一气呵成。种植户刘晓双难掩喜悦地说:“我们2月19日就开始移栽菇娘了,一共34栋暖棚,比去年提早了20多天,预计4月10日黄菇娘就能上市。”
近年来,红岗子乡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路径,大力发展棚膜经济。黄菇娘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不断向标准化、产业化迈进。如今,红岗子乡的棚膜种植总面积已达4000多亩,主要种植作物除了黄菇娘还有香瓜等。
红岗子乡农业站站长桑东海说:“黄菇娘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接下来,我们会全力做好备春耕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为全年的农业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曾经的“小打小闹”,到如今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模式,黄菇娘已然成为红岗子乡的“致富果”。未来,红岗子乡将继续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发展深加工、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黄菇娘产业的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