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厚植企业家精神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姜 佐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创新、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和支撑。新时代新征程,要厚植企业家精神,让创新活力与责任担当同频共振,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能。

以创新精神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还要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竞争持续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企业家精神的培树则对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和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如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宇树科技、DeepSeek等,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他们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引领企业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使之成为中国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代表。在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要鼓励民营企业厚植企业家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在重点领域加强创新,锚定“高寒带”“卡脖子”难题,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可控能力,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引领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

以创业精神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创业精神内含着有胆有识的开拓精神、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与时俱进的首创精神,是企业家勇于突破、敢于冒险、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与企业家精神一脉相承、相互契合。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现状下,民营企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变革、绿色低碳发展等新挑战,广大企业家应牢固树立企业家精神,勇于开拓、大胆探索,用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引领企业行稳致远。要坚持实业报国、专注主业,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在时代变革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实现突破。青年创业者应以企业家精神为指引,敢于创业、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为民营经济的繁荣、发展、壮大持续赋能,让创业精神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诚信精神筑牢民营经济发展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诚信守法经营,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实际行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诚信守法经营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诚信为本,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折射,企业家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收获口碑、赢得发展。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守诚信经营的底线,树立长期发展战略,杜绝短视行为,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合规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以诚信赢得市场信任,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同时,推动企业建立完备的诚信支撑体系,强化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规章约束力,建立相应信用、风险及危机管理制度,完善相关考评与奖惩机制,建设诚信守法的企业文化。

以报国激情和社会责任意识推动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爱国情怀,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不仅体现在企业自身发展上,还体现在企业的报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上。民营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广大民营企业家应自觉肩负起助推社会进步的使命,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要胸怀“国之大者”,把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同国家、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高度关注国家战略和人民需要,顺应时代、服务市场,帮助企业赢得更广阔的舞台。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真正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同时加强员工福利保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企业家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珍视和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恒心办恒业,努力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重要贡献。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