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市州·延边

龙井市:

推动农业产业融合项目提质增值

本报讯(记者代黎黎)紧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脉络,聚焦延边黄牛、优质水稻、玉米加工三大核心领域,龙井市已成功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和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有力构建起全链条增值的现代农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近日,记者走进东盛涌镇勇成村犇福生态牧场看到,一排排标准化牛舍里,延边黄牛个个毛色光亮、膘肥体壮。作为以延边黄牛、延黄牛良种选育、品种资源保护、肉用品系开发、牛胚胎和冻精生产为主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不断推进良种繁育工作更新升级,并积极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等省内外的多所高校开展研发合作。

延边黄牛作为我国五大良种牛之一,在政策扶持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龙井市紧紧抓住肉牛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获批中央奖补资金1亿元。该园区覆盖老头沟镇、智新镇、东盛涌镇3个乡镇的46个行政村,总面积达177.6万亩。园内集聚了雄厚的产业资源,拥有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2个、国家级种公牛站1个、10万头屠宰场1个、国家级示范养殖场1个、省级示范养殖场2个、畜牧学博士后工作站1个、101家新型经营主体,存栏百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达40家。如今,龙井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初步形成集育种、养殖、加工、物流、研发、服务、休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在黄牛产业借助数字化手段蓬勃发展之时,龙井市的万亩稻田也开启了传统农业的品质提升进程。2023年,依托东盛涌镇独特的农业产业优势,龙井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申报并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获得中央奖补资金1000万元。东盛涌镇以水稻为主导产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产业强镇项目建设,一方面,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政策与技术,为农户开展水稻种植培训,有效提升了水稻生产品质,稳定了保护性耕作、地茬收割等专业技术成果,切实保障了百姓的“米袋子”。另一方面,采用 “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优质稻特色农产品生产。通过引进高端加工设备,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黄牛产业借数字化腾飞,水稻产业靠品质进阶,与此同时,龙井市的玉米加工领域也展开了全新布局。今年,吉林省玉米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实施主体包括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大学、延边龙康食品有限公司(龙井)等8个项目单位,共获批中央奖补资金6000万元。

依托玉米产业资源优势,龙井市围绕鲜食玉米精深加工,开发多元化、高附加值玉米衍生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玉米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已成功推出甜玉米粒罐头食品、巧克力甜玉米粒、真空鲜玉米穗、速冻甜玉米粒等多类产品,填补了我省甜玉米衍生产品生产的空白。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