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加快构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郭雪芳

文旅产业作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利用冰雪、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为我们做好文化和旅游工作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路径。吉林省要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深挖冰雪、自然、民族、边关、红色等特色资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形成“联动冬夏、带动春秋、驱动全年、四季皆有特色”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立足资源禀赋,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深度挖掘吉林特色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努力形成有口碑、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视觉形象,强化区域合作、优势互补,有效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不断提高旅游景点的竞争力、吸引力。要立足“一山两湖三江四季”发展格局,进一步放大吉林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优势,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有效提升“清爽吉林·22℃的夏天”“长白天下雪”等品牌影响力,统筹推动G331沿线、大长白山区域以及松花江流域地区生态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聚焦长白山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着力打造标志性旅游产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全省联动、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大旅游空间格局。

解码区域文化基因,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面激活和融入特色文化资源,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影视作品、旅游产品的精雕细琢,将人文要素融入产业长远发展规划中,巩固强化整体功能,培育打造特色文旅产品。着力挖掘金色吉林、银色吉林、红色吉林、蓝色吉林、绿色吉林的资源禀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努力绘就“五彩缤纷”的文旅产业发展新画卷,切实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优势。要以推进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创新文博场馆展陈形式、培育“吉林省非遗市集”品牌、构建非遗展示传播体系等为抓手,更好地展现吉林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创新发展魅力,为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活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牢固的文化根基。

促进产业创新扩容,推动多业态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深化跨界融合,打破时空限制和产业边界,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要突出全业态融合,扎实做好“文旅+”和“+文旅”的大文章,如推动文旅“+生态”“+康养”“+农业”“+体育”“+会展”等,并促进双向带动,让吉林文旅更加“出彩”“出圈”,更好地延伸产业链、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价值。要立足业态融合、创新扩容,更加精准地进行市场定位,制定科学营销策略,尤其是发挥边境地区民族优势,开发高品质、有特色的文旅产品,不断扩大文旅产品市场推广范围和辐射度,持续满足国内外各层次游客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点燃内需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要打好特色资源引流、政策激励、业态升级的组合拳,促进文旅消费转型升级,更好地激活内需扩大的“动力源”。一方面,要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激发文旅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助推全域旅游发展跃上新台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关联性高、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优势,坚持存量挖掘和增量提速相结合,打造热点热线,强化特色资源引流,有效带动购物、餐饮、住宿、演艺等配套产业发展,以“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动产品创新、场景创新、业态创新。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体验,推动文旅产业实现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助力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发挥数字赋能作用,优化文旅产业布局。数字技术的变革创新深刻影响着旅游业态、服务方式、消费模式、管理手段等的变化。要将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数字化形式活化历史和人文文化,积极挖掘文化遗产数据价值,进行有效的经营分析和精准布局。完善“一部手机游吉林”智慧文旅平台,拓展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健全旅游市场运行监管智能调度机制,运用大数据细化旅游市场、精准寻找客源,不断放大文旅产业综合效应,并以此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