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吉林市城市管理局创新推出“共享卫生间”便民举措,动员临街商户、机关单位免费开放内部卫生间。目前,已有328家单位参与共享便民服务行动。市民游客只需动动手指,就能通过手机快速定位附近的“共享卫生间”,缓解了群众“如厕难”问题。
“共享卫生间”是实实在在的便民举措。以往,公共卫生间被视为城市的“边角料”,建设和管理投入不足,导致数量少、环境差、分布不均等问题普遍存在。而吉林市从这一细微处着手,正是基于对民众需要的精准把握和对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高度重视,以“小厕所”撬动“大民生”,折射出的是城市管理的温度。这也启示各地,民生无小事,小事大民生。只有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解决群众每一个小困难上,才能切实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厕所”藏着城市治理创新的“大智慧”。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共享卫生间”盘活了社会存量资源,实现了从“独用”到“共享”的转变,既节省了新建公厕的投入,又填补了人流密集区如厕盲点。在服务质量提升方面,管理部门借助“江城找厕所”微信小程序,对所有点位的开放情况进行动态监管,保障了市民和游客能够享受到干净、整洁、安全的如厕环境。这充分体现了城市治理中的节约理念和创新思维,也展现了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共享卫生间”对文明城市创建起到积极作用。各商户、各单位积极参与共享便民服务行动,为城市增添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这种共享理念的传播,有助于引导市民更加爱护公共设施,提升文明素质,促进城市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助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景区型城市”形象。
“共享卫生间”只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个缩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地应多出台这样的创新举措,从细微处入手,以小见大,在技术赋能、制度保障、文化浸润上持续发力,让共享思维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型,有效破解公共服务供给的痛点,让老百姓在细微处感受到城市的文明与温度。同时,城市治理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政府、社会、市民共同参与,才能让城市治理更高效,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