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理论

常读“四知拒金”的故事

许君强

历史上,“四知拒金”的故事脍炙人口。据《后汉书·杨震传》载,昌邑令王密感念提携之恩,趁杨震赴任东莱途经该地,深夜怀金相赠,声称“暮夜无知者”。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种“畏人知不如畏己知”的慎独境界,恰如《礼记·中庸》所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今天,对党员干部修身律己仍具有深刻的镜鉴意义。

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诱惑的形式远比古时复杂多元。从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到精心设计的“雅贿”;从直接的利益输送,到长期的“感情投资”;从实物形态的房产豪车,到虚拟形态的股权期权……诱惑的“糖衣炮弹”始终在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定力。有的党员干部不能洁身自好,没有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在贪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四川省泸州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郭庆在《忏悔实录》栏目中忏悔,“贪欲就像吸毒一样,让人上瘾,欲罢不能。在权钱交易上,一路疯狂奔跑”。特别是一些年轻干部,因此早早断送了前程,令人惋惜。

与这些反面典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书写的崇高名利观。核物理学家于敏隐姓埋名28年,连妻子都不知其工作内容,用算盘“打”出了氢弹构型;老红军甘祖昌放弃将军待遇,回乡当农民带领群众修水库、建电站;扶贫干部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将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路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境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

树立正确名利观,在认知层面,要深刻理解“我是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在情感层面,要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政绩写在百姓笑脸上;在意志层面,要锤炼“乱云飞渡仍从容”“出淤泥而不染”的政治定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常问“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常思“权力谁赋予、用权为什么、滥权害什么”,通过常态化党性淬炼筑牢思想堤坝。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面临的“心中之贼”更加隐蔽复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面前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当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我们党的肌体就会更加健康,政治生态就会更加清朗,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就能获得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