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日前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关心支持青联和学联工作,为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建功立业创造良好条件”。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摇篮,应充分发挥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等优势,努力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怀青年一代,全方位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推动新时代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人才培养主阵地,也是青年人才集聚地。人才培养、青年成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新时代高校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新人的重要指示为指引,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核心课题,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牵引,建立和完善党领导下的各部门齐抓共管青年发展事业的工作格局,从政治要求、精神特质和目标指向等多重维度着力,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持续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树正了,青年才能立得正、行得稳,健康成长”。理想信念是青年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青年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高校应坚守育人使命,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政治引领的重要手段,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组织青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面推动共青团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团干部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青年工作,肩负着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使命。共青团只有坚持把自身建设好、把干部队伍建设强,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肩负起党赋予的使命任务。高校党委要重视共青团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要建在哪里;怎么有利于做好青年工作,就要怎么建组织”的发展原则,引领团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政治能力、理论素养和青年工作本领。学校团干部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同广大青年打成一片,成为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同时注重实践锻炼,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善于与青年沟通交流,适应青年网络化生存特点,用团的组织优势,积极开展青年活动,增强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针对错误思潮及时亮剑发声,全力为青年解决实际问题,帮助青年克服困难、实现梦想。要以青年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关注青年成长需求,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
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广大高校应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以政治引领为核心,更好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在党的旗帜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业绩,将个人“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蓝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搏击风浪、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