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个人创业“一件事”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全面落地,为创业者开启了高效便捷的办事新模式。从“多头跑”到“一站式”办结,从“反复填”到“数据代跑”,办“一件事”正在变得更简单、更省心、更便民。
吉林省个人创业“一件事”服务平台的建设打造,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的重要举措。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高效办成一件事”着力破解群众办事“反复跑、多地跑”、问题咨询“解答难、回应慢”、结果反馈“手续多、效率低”等困境,进一步从制度层面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
随着“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持续推进,各地利企便民政策和服务更加快速精准直达,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这对准确把握群众需求、畅通各部门协同合作、加强政务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通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还需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推动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深度融合。
“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出发点是解决好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过去,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时而会面临流程不清晰、审批时间冗长、所需材料烦琐等“难点、痛点、堵点”,不仅影响效率,也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积极性、满意度大打折扣。为民服务没有终点,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行稳致远,就要持续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践行为民造福本质要求,围绕企业准入准营、经营发展、注销退出三个阶段和个人出生、入学、生活、退休四个阶段,把握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降低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建立常态化机制是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升级的重要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旨在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这无疑需要进一步打破部门和系统间的壁垒。通过筑牢坚实的制度保障,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常态化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协作网络,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让更多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实现“网上办”“集成办”。通过推进构建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体系,拓宽政务服务渠道,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规范性。
增强办成“一件事”的高效性,还需强化数字赋能。无论是“线上办”“掌上办”,还是“进一次门”“跑一次路”,都离不开数字技术和数字系统的支持。全面强化政务服务数字赋能,一方面应开发利用好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创新打造更多可感可及的政务服务场景,提升服务的智能性和精准性,打造数字便民新生态;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支撑作用,畅通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总枢纽”,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流程重构、环节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真正让群众“好办事”,让办事过程更舒心、安心、暖心。
“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的是效能,温暖的是民心,以体制机制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高效办成一件事”将成为政务服务新常态,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厚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