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评论

疏通民企发展人才“梗阻”

李发治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实招疏通人才“梗阻”,持续推动各类创新人才向民营企业集聚,激活民企发展“一池春水”。

民营企业发展需要优质的人才供给,长期以来桎梏民营企业发展的,不仅有市场准入的“玻璃门”、融资难融资贵的“资金墙”,更有人才流动的“身份墙”等无形枷锁,只有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引才环境,持续推动各类人才流向民企,才能激发民营企业的生发力和创造力。打破束缚民企发展的人才困局,一方面,要开通政企双向互动通道,建立起协助民企引才、育才、留才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打气撑腰。另一方面,要加强法治保障,绘就民企人才需求和目标人才两张清单,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发展土壤,使其得以“枝繁叶茂”。

民营企业发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才能具有旺盛生命力。营造助力民企发展的社会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引、育、留、用等方面协同发力,通过强化服务、支持创新,着力打造适合民营企业迅猛发展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积极为民营企业人才成长壮大提供干事创业的时代舞台。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形成“民企不是资本家”的正确认知,夯实民企人才创新发展的公平基石,形成创新有动力、成长有空间、制度有保障的新时代民企发展新格局。

民企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支撑,激活和释放民企发展的人才动能,一要全面深化校地合作,实现民企重点紧缺人才与重点高校之间的精准对接,以优质人才供给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二要从制度上消除有碍于人才公平竞争的隐形壁垒,为民营企业人才发展提供平等的市场空间,让青年技能人才在致力于民企发展中有为有位,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三要打通民企人才薪酬、福利待遇的“堵点”,把准民营企业人才的急难愁盼,再精准帮扶,真正为其排忧解难,以暖心人才服务激发企业人才活力,推动民营企业加速发展。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疏通民企发展人才“梗阻”,还要完善培养体系,涵养良好生态,不断优化职业技能人才发展大环境,激励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崇尚技能、学习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