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评论

“小建议”撬动“大治理”

骆 超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数据显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的网络意见征集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具体内容涉及金融、婚恋、养老、住房等多个领域。300余万条建言不仅是基层群众心声的表达,更是群众路线落地落实的生动实践。

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医养,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群众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居民需求是注重吃得饱、穿得暖的奔小康生活,那么新时代居民需求则更注重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享受。AI赋能、产业升级、资源共享……一系列高速变革带来的不仅是基层治理手段的更新变革,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的跃升挑战。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要坚持把群众的“诉求”作为治理的“追求”。群众“诉求”从哪里来,基层“声音”从哪里听,问民需、集民意的工作就尤为重要,强化人民群众意见征集,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

政府搭台,百姓登台,人民建议征集需要给群众搭建一个发声的舞台。通过有效整合场地空间,把议事阵地建在居民随处可及的地方,将建议征集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工作场景。在居民小区内,利用休闲凉亭、娱乐广场等拓展居民议事阵地,在楼宇、商圈、驿站内,建立联系点,构建协商共治微空间。除了固定点位、特定场所的议事场景,也需要依托各类网络平台拓展线上意见征集渠道。通过社区网格群、微信议事群、政务服务平台、媒体意见专栏等,以数字化手段赋能,让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群体随时随地建言发声。

变“被动”为“主动”,人民意见征集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河南周口鹿邑县范庄村的“蹭饭”书记,用一只碗敲开了村民心门,从刚开始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到见面唠嗑的老朋友,与村民的联系在一天天的“蹭饭”中不断加深,通过“蹭百家饭”,打开话匣子,从家庭琐事聊到村里大事,从反映困难诉求到提出发展建议,让每个村民都成为代言人。人民建议征集,要主动深入群众,感知他们的所思所想、急难愁盼,与居民拉近距离,自然可以听到他们最真实的声音。

让“呼声”有“回应”,群众意见征集主动性才能常态持久。群众意见反馈的闭环是生命线,如何让群众声音“找得到人”“上得了桌”?这就需要搭建各种“民呼我应”的综合平台,通过大数据全面收集群众意见诉求,建立分级分类响应机制,AI智能分析、自动转办,不断强化“接诉即办”,探索“未诉先办”,形成居民诉求全面响应的闭环处理链条,让群众越来越愿意发声,越来越主动参与。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建议就是基层治理前行的动力,从零散建议到系统治理,从政府独奏到群众合唱,新时代的基层治理正在持续激发着全民参与,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