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认真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关键是要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红绿灯’,抓住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在上半年全市GDP增长5.7%、列全省第3的基础上,不断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贡献辽源力量。”辽源市委书记沈德生这样表示。
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当务之急在于高铁建设。沈德生说,省委明确提出,“十五五”期间要实现市市通高铁。辽源群众期盼多年的大事终于有了着落。6月23日,省委书记黄强、省长胡玉亭到国铁集团协调对接,推动长四辽通高铁建设,计划构建以时速350公里为主、局部时速400公里的高铁网络。省直相关部门也积极跟进,与国家部委沟通、对接和争取。辽源市把保障高铁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与国铁沈阳局召开专题座谈会,一同研究高铁建设、普铁外迁等10个方面问题;为最大限度减少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率,我们对高铁线路进行了10多次的实地踏查;为优化高铁站选址,我们与铁路设计方面专家,就选址方案进行了多轮研讨、比对和调整,通过推动高铁、普铁同一个车站运营、同一条线路建设,不仅解决了客运货运效率问题,也能减少城市平交道口,以及普通铁路对城市的分割。省委推动的长四辽通高铁建成后,将使辽源成为全省向南开放的新通道,推动辽源进一步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更好接受东北城市群人流、物流和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促进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化发展,支撑辽源打造袜业纺织、特色农产品、汽车配套、新文旅、新能源五个百亿级产业。
沈德生说,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在于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坚持以如我在诉、如我在访、如我在住之心,打造宜居、韧性、幸福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围绕打造宜居城市,我们对城区现有的238个小区,全面开展小区道路、院内卫生、楼道清理专项行动。结合地下管网改造,对88个小区的破损道路进行了修复,对31处城区内涝点进行了改造。特别是着眼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对城区现有的87家物业公司建立了考核和退出制度,今年强制淘汰12家群众不满意的物业,并由国有企业对退出物业的小区兜底。围绕打造韧性城市,切实抓好城市安全生命线工程,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81个小区746栋住宅,实施高层消防安全整治,重点解决地下水池无水、高位水箱无压、管线连接不畅、管道防冻不足等问题;对还在使用煤气罐的32个小区,实施面向5万户居民的“燃气替代”工程,推动管道天然气普及率从67%提升至100%,今年年底,全市居民就能告别煤气罐,都用上天然气。围绕打造幸福城市,通过拆除围挡71处,释放城市空间32万平方米,将这些地方改造成绿地、公园、停车场、早市、夜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