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0日讯(记者李铭 孙鑫 何禹洁)今天,第十五届东北亚博览会——第八届长白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在通化市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权威专家、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员以及医药企业代表等云集于此,以“深化融合发展,激发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共话医药健康产业融合创新升级之路,共谋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通化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签订了《“通化人参年度产业发展报告”编撰委托协议》《健康产品研发生产服务中心合作协议》。
在院士、专家主旨报告会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医药、人参产业发展作主旨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孙晓波就“国产保健食品复方配伍备案”新政进行政策解读;天津中医药大学院长李正作题为《AI驱动的现代中药智能创制与生产智慧监管》的报告,立足前沿政策和丰富从业经验,为通化乃至全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与此同时,论坛还同步举办林下山参标准制定讨论会、院士问诊、《中药现代化三十年》定稿会等多项活动,从标准引领、智慧赋能到历史传承等多个方面,为医药健康产业升级提供多维支撑。
通化作为“中国医药城”和“中国人参之乡”,拥有近70年的医药产业发展史,逐步形成了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化学药、医药器械等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现有医药企业104户。
近年来,通化市把建设“三个千亿级”“若干百亿级”产业集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的重要抓手,坚持向“新”图强、以“质”取胜,医药健康产业持续提质增效。安睿特重组人白蛋白、东宝人胰岛素系列产品等“通字号”技术成果扬帆出海、填补世界空白,人参闭环溯源体系、林下山参精深加工产品率先破题、势头正盛,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正在向“千亿级”目标稳步进发,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稳居全省“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