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

宋慧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层治理能力的发挥。新时代推动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个根本保证,全面激发其在基层治理领域的激励黏合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多元主体构筑紧密的公共治理关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提升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把准基层治理正确方向。在基层治理环境日趋复杂的现实背景下,强化党的领导,准确把握前进方向、更好地凝聚人心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一是健全党员直接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深入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关心的公共问题,有效反馈和整合基层群众复杂、多样和潜在的利益诉求、治理需求,形成以公共利益维护为导向的治理政策,有效降低社会治理成本。二是优化基层党组织协商民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基层治理各方主体充分对话沟通,调和不同需求、偏好和利益,逐步实现治理主体间更深层次的共商共治,以党的领导力弥合碎片化的社会结构和联结状态。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其始终保持思想和行动的先锋性,激发其基层治理“主心骨”效能,带动基层群众主动关注和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打破城乡社区“陌生人”困境。四是持续完善党组织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新时期公共问题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加剧了治理主体间矛盾和利益博弈,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对基层综治中心的管理和指导,促进各种资源力量内外衔接和有机融合,以法治为保障,将乡规民约、地域风俗、伦理道德等治理手段融入其中,有效消解基层群众焦躁情绪,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相互信任的社会环境。

强化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凝聚基层治理的价值共识。党组织思想上的强有力引领是基层治理主体间实现信任、通力合作的内在精神与价值指引,对于打造团结友好包容的治理氛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层党组织应秉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保障治理主体的平等地位和参与权利,以基层群众需求为导向,切实解决民生领域难点痛点问题,确保治理成效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其次,坚持历史传承,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在基层治理中不断优化党群长效互动机制。总结和提炼百余年来党团结带领群众奋斗的历史经验,通过基层党建将团结合作的信念内化于组织和个体,努力营造全体治理主体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良好氛围,为治理主体间的长效互动筑牢坚实思想基础。再次,构建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支撑的价值认同机制。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中不断融入和强化价值共识并形成信任网络,在更深层次上保障治理网络的有效运行。最后,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公共服务推广机制。强化典型示范带动,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及时梳理总结基层治理优秀做法,不断完善各类智慧党建服务宣传载体,创新宣传内容,强化服务推广,通过多元化的终端设备进行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典型报道、交流互动等,引导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公共价值信念,打通宣传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发挥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构筑紧密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纵横贯通的组织优势,助推社会群体间内在张力的消解,促进多元主体治理关系更加深入和紧密。首先,基层党组织应着力整合资源、整合阵地、整合力量,以“党建+”的制度化实践不断扩大在基层各企业、社会团体和各类社会组织内的建设,通过严格落实组织制度、选优配强带头人、科学规划党员发展等,推动基层党组织向基层治理单元的全覆盖,以治理结构的嵌入承担起整合社会力量、弥合社会治理缝隙的作用,为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次,探索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横向吸纳和联通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基层党组织,打破部门间壁垒,实现基层治理主体的再组织化,并以此为核心推动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形成,加速各社会群体嵌入基层治理网络,解决社会治理碎片化难题。再次,要搭建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为核心的社会治理参与工作平台,吸纳基层群众积极主动参与问政、表达自身偏好和利益诉求,同时也为各类参与主体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共享、互动渠道、牵线搭桥、公共服务等,通过非行政化的柔性手段居中协调,消解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张力,推动治理结构扁平化,促进基层社会互动融合。最后,积极带动和培养基层群众的自治意识与自我服务习惯,为基层社会的组织化发展拓展空间,引导非政府组织建章立制、规范发展,增进和加强单个社会个体之间的社会联系,同时引导和吸纳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将散落于各地区、各领域的各类组织统筹和凝聚起来,把党建工作做进去、把治理资源带出来,用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