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闫虹瑾)连日来,一群来自高校的农学专业大学生扎根梨树县各个育种基地、高产试验田,开展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农技推广。
在梨树县富民种业有限公司育种基地,一群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正在为选育中的新品种玉米授粉。
“人工作业能确保每一株玉米的种子纯度。”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张子宸说。
今年暑假,7名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来到梨树,他们不仅到育种基地了解新品种的选育过程,还走进黑土地研究院、农民合作社,与农技推广人员、种粮大户深入交流。
“来到田间地头才知道,农民需要的好品种不仅要高产,还要兼顾品质优、易机收,所以能够指导生产实际的育种研究才是有价值的。”张子宸说,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近年来,梨树县的富民种业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攻关,一批适合东北地区的玉米新品种逐步走出试验田,推向市场。如今,企业的育种基地还成为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据悉,梨树县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温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造就这里成为玉米主产区。得益于梨树县深化校地合作,一批科研院校陆续与当地农业部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合作建立科研基地。
十余年来,梨树县“科技小院”已累计培训农民4万余人次,推动保护性耕作、高产高效等先进农业技术推广面积3万多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