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材料仅3个工作日,1500元住房补贴就到账了!”在长春租房的硕士毕业生陈雨,提起我省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政策时连连点赞,这项政策让她的租房压力明显减轻。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落实各项政策,以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核心,通过扎实举措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搭建广阔平台、提供坚实保障。
政策“组合拳”:筑牢就业创业“保障网”
“没想到创业不仅能拿补贴,贷款利息还全免!”长春大学应届毕业生闫睿霄在创业初期,更关注个人创业补贴相关政策。“我想留吉创业,最大的顾虑莫过于资金不足,申请贷款无门。这两天了解到高校毕业生合伙创业能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心里一下就有底儿了。”好政策的加持,让众多像闫睿霄一样想留吉的青年学子倍感振奋。这背后,是我省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出的“全链条”政策支持。
据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持续推进“乐业吉林”“筑梦吉林”“创响吉林”等十大行动30条具体措施:在岗位供给上,公务员招考规模稳定,事业单位年度招聘计划60%以上面向高校毕业生,国有企业招聘向应届生倾斜,每年还归集拓展岗位至少20万个;在创业扶持上,除了最高5万元的创业补贴和最高400万元的合伙创业担保贷款,还配套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政策;在安居保障上,“筑巢吉林”行动覆盖“求职—就业—安家”全周期,从异地求职免费住宿,到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每月最高2500元、1500元、1000元的住房补贴,再到首次购房最高8万元的补贴,全方位解决毕业生“住有所居”难题。
“政策不仅给‘真金白银’,还帮我们少走弯路。”吉林体育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秦得年已打定主意,在长春创办一家青少年篮球培训基地。面对创业起步阶段的诸多难题,他说:“长春针对毕业年度内的学生创业,给出了税收减免的政策,如此给力、贴心,将大大减轻我的创业负担。”
从创业资金的有力扶持,到税收政策的暖心减负,我省一系列举措,细致入微地编织了一张坚实保障网,全方位守护来吉留吉创业学子。
服务“零距离”:把岗位和政策送进校园
“要是没人社干部进校园推荐岗位,我可能还在盲目投简历。”2025届毕业生王宇轩,此前因缺乏精准岗位信息,求职屡屡碰壁。今年4月,省人社厅选派的“高校包保”干部走进校园,根据他的专业方向,推荐了多家企业的技术岗,“面试前包保干部还帮我梳理了岗位需求和面试技巧,现在我已经入职实习,月薪能拿到5000多元,专业完全对口。”
为打通服务毕业生的“最后一公里”,我省创新实施“高校包保”机制,选派69名人社干部“一对一”对接全省69所高校,通过校园宣讲、班级群推送、“一对一”咨询等方式,把岗位信息和政策手册精准送到毕业生手中。“我们每周都会更新企业岗位需求,根据毕业生的专业、求职意向做匹配,确保‘人岗精准对接’。”
各类专场招聘活动也持续“加码”。在吉林省普通高校光电产业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256家用人单位带来2万余个岗位,涵盖光电芯片研发、激光设备制造等核心领域。现场还设有“政策宣传解读专区”,为毕业生解读就业创业政策,发放政策宣传资料,部分非毕业年级学生也前来了解留吉就业创业政策,寻求实习见习机会。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举办的东北地区高校毕业生人才双选会,不仅线下提供1.3万个岗位,还通过直播带岗吸引14.4万人次观看,让不能到现场的毕业生也能“云求职”。
能力“再升级”:实训赋能毕业生“好就业”
“‘学电商促就业’培训让我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毕业生赵晓宇,此前对电商运营一窍不通,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后,系统学习了直播带货、店铺运营等技能,还在实训基地参与了吉林大米的直播推广,“培训结束后,我通过‘96885吉人在线’平台找到了一家本地电商企业的运营岗。”
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省针对性开展“学电商促就业”专题培训,计划培训2000人以上,课程融合“职业规划+实战经验+技能实训”,还联合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依托电商大赛搭建实践平台。
登录“96885吉人在线”平台,输入专业和意向城市,系统自动推送匹配岗位,还能在线预约面试。毕业生赵阳,通过平台智能匹配的信息,成功签约自己心仪的公司,“以前找工作要刷多个招聘网站,现在一个平台就能搞定,效率高多了。”我省积极完善就业信息“一库一平台”,“吉林就业”微信公众号上线“掌上服务窗口”,“96885吉人在线”平台实现“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转变,通过智能匹配推送岗位信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高校毕业生是吉林全面振兴的生力军,我省将持续优化政策、强化服务,继续深化岗位开发、细化就业服务、强化能力提升让更多青年在吉林就业有底气、创业有信心、生活有奔头,让青春之花在吉林振兴的实践中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