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经济

火车票新规背后的“市场化”逻辑

刘姗姗

9月6日起,火车票儿童票与优待票的定价规则进行重大调整。表面上,这只是购票折扣的计算方式变了,但仔细看,这其实是铁路票价机制向市场化迈出的一大步。

新规的核心在于,折扣不再是基于固定的“公布票价”,而是根据浮动的“执行票价”来计算。儿童票年龄范围被明确为6—14岁,不同席别享受5折到8折不等的优惠,但折后价不得低于公布票价的4折。优待票同样以5折为基础,底线相同。

这一变化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是——旺季时,即便有5折优惠,总价也可能比往常更高。因为执行票价在旺季往往会上浮,折扣基数变大,最终金额自然上涨;淡季则相反,执行票价下降,折后价反而更实惠。这就是新规的本质:价格随供需波动,而不是“一刀切”的优惠。

从铁路部门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尝试。旺季通过价格调节客流,淡季用低价吸引出行;高等级席别的比例增加,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这一思路与航空等其他交通方式的定价模式越来越接近,也意味着铁路票价正在逐步与市场接轨。

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淡季出行成本降低,价格更加合理;另一方面,旺季出行成本可能上升,需要更早、更精细地规划行程。提前购票、多日期比价、关注车次基准价、灵活选择席别,这些原本可有可无的操作,如今成了省钱的关键。

这次调整很可能只是开始。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精细化的定价策略,比如工作日与周末的价格差异、特定线路的动态调价,甚至会员制或积分兑换体系的出现。

总体而言,新规让价格机制更灵活,也更符合市场规律。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需要从“临时决定”转向“提前规划”,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选择”。淡季更便宜,旺季未必划算——理解这一核心逻辑,才能在新的票价体系下买到真正划算的火车票。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