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经济

“黑科技”让出行更智能

本报记者 邹鹏亮

清晨时分,吉林市环城高速旁的无人机运维基地,一架翼展近2米的白色无人机迎着薄雾升空,开启对重点桥梁、高坡路段的巡查任务。这是吉林高速数字化升级的一个缩影,如今,从空中巡航到地面收费,一系列黑科技正让出行更安全、高效。

在无人机运维基地,监控屏上实时传输着巡查画面。吉高集团无人机运维工程师介绍,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可精准捕捉路面裂缝、坑槽及边坡隐患,发现问题后能即时生成报告,推送至养护队。“以往人工巡检需2人驾车2小时,遇桥梁还得搭脚手架,现在无人机1小时就能完成,效率提升70%以上,还避免了高空作业风险。”据了解,目前全省高速已规划80条无人机巡查航线,累计飞行超3500公里,正构建“主动监测—科学预警—精准养护”闭环体系。

百公里外的莲花山收费站,监控室大屏实时显示11条车道动态。值班站长介绍,借助国产云收费系统,可整合不同品牌设备实现联动,遇ETC故障等情况,远程值守人员在线核验信息,10秒内即可完成放行,较以往现场处理效率大幅提升。“去年国庆车流高峰,单日通行超2万辆,系统全程稳定无拥堵。”当前,收费站正逐步减少现场人员,向“云端化、少人化”转型,未来有望实现“无感通行”。

这些技术落地的背后,是吉高集团打造的高速公路“智慧大脑”。在智慧指挥中心,全路网车流、养护、收费等数据实时流转,打破“信息孤岛”,可提前预判车流高峰、调度资源。此前冬季降雪时,系统曾提前3小时预警,调度除雪车保障通行。作为省内交通数字化转型主力,吉高集团正推进1314公里数字化示范通道建设,未来智慧服务区、车路云协同系统将陆续落地。从无人机巡航到云控收费,吉林高速的数字化升级,正悄然改变着公众的出行体验。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