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筑路固边 护土安民

——G331吉林段着眼稳边固边提升防灾抗灾能力

本报记者 何泽溟 曲镜浔

金秋时节,长白山脉霜叶如醉,鸭绿江畔碧波荡漾。沿着吉林省广袤的边境线驱车行进,一条串联起通化、白山、长白山、延边4个地区和10个边境县(市、区),216个边境村,12个口岸,42个3A级及以上景区的“银色纽带”即将揭开面纱——G331国道吉林段全线将于9月28日正式通车。

作为总投资93.6亿元的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它不仅创下我省公路建设历史上的多个纪录,更以“稳边固边、防灾抗灾”为职责使命,在绿水青山间筑起守护边境安全、保障群众出行的坚实屏障。

G331吉林段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硬仗”。“有效工期不足8个月,却要完成一二级路改扩建、地灾治理、隧道桥梁建设等,还要实现‘边通车边施工’。”回忆建设历程,G331吉林段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赵玉国感慨道。

尽管面临工期紧张、协调复杂、环境敏感等多重挑战,但建设团队始终没有将目标局限于“修一条路”。作为沿边重要通道,G331吉林段的建设从规划之初就承载着超出交通功能本身的重要意义。

“公路修到边境线,不仅要通,更要稳,要安全。”这是G331项目建设的核心共识。围绕“稳边固土”的核心共识,项目团队对抵边路段进行全面梳理,综合采取裁弯取直、挡墙外移、局部路基加宽、增设石笼防护、抵边设置边防网等措施,将公路建设与边境守护深度融合。经测算,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稳边固土298.7万平方米,相当于近3平方公里的国土得到有效保护。

2024年鸭绿江沿线公路的严重水毁灾害,更让项目的“防灾抗灾”使命迫在眉睫。为筑牢沿江防线,项目团队全力推进防护工程建设,共设置挡墙防护80.1公里,其中临水侧挡墙33.4公里、石笼防护26.4公里,如同给公路穿上了“防洪铠甲”。

针对全线494处水毁点位,目前已完成重建301处。同时,投入400万元,帮助临江市修建至挡石村的4.6公里步道、江岸及5.1公里护栏,助力地方灾后重建。

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不留死角。G331沿线多山,落石、崩塌、滑坡等风险突出,项目团队对560处地灾风险点逐一排查治理,确保道路通行的绝对安全。

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两桥两隧”(龙坪隧道、龙岩隧道、虎岩高架桥、龙岩大桥),是G331吉林段全线的“明星工程”。

其中,1761米的龙岩隧道建设极具挑战,施工团队通过精准控制爆破、加强支护,实现“零中断”交通下的安全穿越,最终,比原计划提前36天贯通;967米的虎岩高架桥如“巨龙跃山谷”,完美解决复杂地形的线路衔接难题;426米的龙岩大桥则创新采用“填石造路”方案,在图们江侧开辟新便道,确保施工期间运输通道不中断。“这不仅是物理瓶颈的打通,更是区域抗灾能力的显著提升。”赵玉国说。

桦皮砬子棚洞位于临江市桦皮村,紧邻被鸭绿江侵蚀切割严重的岸边。此处路左侧边坡陡峭、岩体悬空,右侧山体孤石内倾,危岩隐患严重。项目团队采用半径71米、全长118米的曲线框架式棚洞进行防护,彻底消除安全风险。更具深意的是,施工人员将右侧山体孤石刻字“守卫石”,既保留自然景观,又赋予“守护祖国疆土”的寓意,如今已成为沿线新的地标打卡地。

在G331吉林段的建设版图上,一个个重点工程项目既破解了施工难题,更成为提升边境地区防灾减灾能力,保障道路通畅、惠及民生福祉的“道路标杆”。

一条路,连通的是故乡山河,守护的是国土边境,带动的是民生福祉,提升的是安全保障。G331吉林段,不仅是我省交通建设的里程碑,更是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的生动实践。通车之后,这条“最美边境风景路”将成为我省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