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要闻

艺术谱写和平颂 山水见证友谊长

——中俄美术作品展“珍爱和平”篇章亮点采撷

本报记者 郭悦

作为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的最后一部分,“珍爱和平”篇章以开阔的视野超越了时空界限,通过中俄艺术家笔下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共同奏响了对和平的深情礼赞。本篇章汇聚了中国美术馆、列宾美院及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的馆藏精品,其中多件作品聚焦吉林地域特色,展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情与宽阔的国际视野。

吉林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成为艺术家们表达和平愿景的重要载体。亚琦尼·叶夫根尼的油画《霞满白山》以俯瞰视角展现长白山天池日出的壮丽景象。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陈思介绍道:“作品以白色表现雪山,蓝色表现天池水,冷暖色调对比强烈,呈现出长白山天池在日出时的辉煌场景,整体构图宏大,体现出视觉的神圣感。”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由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与王建国、王琨、曲鸽、高岭等10余位全国美术名家在珲春防川共同创作的大型油画《放眼三国、边防千里》,长达12米,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陈思说:“这件作品一方面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边境特色,另一方面赞美边疆地区人民为国家作出的重要贡献。美术家们以史为鉴,在三国交界处感受昔日的波澜壮阔,用画笔讴歌时代。”

俄罗斯艺术家同样以其独特的视角,参与了对和平主题的诠释。尼基塔·门捷列夫采夫的《人民广场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描绘了长春标志性建筑,陈思认为:“在俄罗斯艺术家的笔下,我们看到在长春这片土地上的标志性建筑,印证了中俄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结下的深厚友谊,这也恰恰体现了本次展览的主题。”他的另一幅作品《云绕松花》则以异域眼光描绘吉林山水,为观众提供了重新审视吉林美景的独特视角。同时,斯塔罗夫的版画《二次大战系列·生活重新开始》描绘了战争中的短暂宁静时刻,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而伊利亚·奥夫恰连科的《胜利日》则以其精湛的古典写实技法,传递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这是我省有史以来最高层次的美术展览,涵盖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画种,既有齐白石、徐悲鸿等中国大师级美术家的精品力作,也有俄罗斯现实主义创作的杰出代表。”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建国表示,本次展览兼具了国际广度、历史厚度和艺术深度,相信这场汇聚中外艺术精品的展览,必将为吉林的金秋增添一抹亮丽的文化色彩,为广大市民和艺术爱好者带来一场难忘的视觉盛宴。

据了解,“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于9月30日在长春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国庆、中秋假期全天开放,游客可乘坐地铁1号线、轻轨3号线至卫星广场站转乘15/G15到市规划馆站、Z307幸福东路站下车南行200米至长春美术馆参观。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