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评论

向网络烂梗亮剑

段官敬

“人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不能把疾病当作网络烂梗去攻击别人。”近日,一段以“抵制网络烂梗进校园”为主题,教育学生抵制网络烂梗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受关注。视频中,教师发现学生用“唐人”嘲笑同学,在查明该词已演变为侮辱“唐氏综合征”的网络烂梗后,随即在班内严肃批评教育了使用该词的学生。发布视频的这位教师义正辞严、铿锵有力,以一己之力向网络烂梗亮明态度、坚决说“不”。她的话语表明把网络烂梗之风坚决挡在校门之外的信号,有助于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表达。不得不说,该教师也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启示全社会要努力构建绿色、健康、文明的校园生态,不能只靠教师一个人“单打独斗”,需要多方共建、同题共答、协同发力,筑牢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堤坝。

孩子的世界如一张白纸,决不能任由“网络烂梗”涂抹玷污。娱乐至上、“三观”不正、价值扭曲的网络烂梗,毫无语言艺术和实质内涵的“纯粹口嗨”,极容易让处在价值塑造期的广大青少年“跟风学样”。若任其在校园内疯狂蔓延,必将带偏青少年。教师以身作则、直面问题,向“网络烂梗”亮剑,斩断歪风邪气传播触角,彰显敢于担当、立德树人的师风师范,值得敬佩和点赞。

网络烂梗源于“线上”、兴于“线下”,方才流于“校园”。故此,要抓好源头管控、建立监管机制,比如对网络语言与表达进行审核把关,压实相关平台责任,防止价值变异、突破底线、违规违法的“网络烂梗”大行其道。现实中,网信部门与运营平台要加强联防联控,严厉打击“网络烂梗”肆意输出,堵住“纯粹口嗨”“网嘴”。对于个别影响严重、干扰人心等歪词污句应当严厉惩处,达到处罚一起、震慑一片,惩前毖后、以儆效尤,确保营造干净纯洁、向上向善的网络语言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是“网络烂梗”的“粉碎大师”。作为家长,一方面严格律己、言传身教,做到自身不传播、不使用“网络烂梗”,切实让家庭语言环境健康、绿色,以良好家风引领青少年树立良好的语言习惯;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和纠偏匡正,对孩子出现用语不当等情况即知即行即改,同时加强对孩子日常用语和文字习惯的培育,使其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文字观。总之,筑牢家庭教育第一道防线,才能为堵住网络烂梗进校园、进课堂打牢坚实基础。

网络烂梗不仅给广大青少年造成误导,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汉字的亵渎。滥造滥用网络烂梗,暴露出少数人的表达力与想象力萎缩,折射出矮化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那些看起来时髦、前卫的网络烂梗,殊不知,背后躲藏着一个无知萎靡、空洞虚浮的灵魂。无论如何,坚决将网络烂梗挡在校门之外,让校园充盈绿色、文明、正气与活力,才是立德树人、育人成才的正道之举。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