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评论

让“慢牛”不待扬鞭自奋蹄

子鸣

最近,“‘快牛’勿用鞭打”的话题走红网络,引发无数网友热议。“快牛”固然不宜用鞭打,让“慢牛”不待扬鞭自奋蹄更是题中应有之义。各单位各部门既要善待“快牛”,更要敦促“慢牛”,在众“牛”齐头并进中织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斑斓锦缎。

抽掉怠政“懒筋”。部分领导干部鞭打“快牛”闲置“慢牛”,主要是懒政怠政思想作祟。他们认为将工作交给能干的员工,工作质量有保障,自己也省时省力。殊不知,这种让“快牛”将“担当”变成“负担”、让“优秀”成为“枷锁”的做法,不仅加重员工对公平与效率的深度焦虑,从而影响到全员的持续绩效,还会让无数“快牛”在价值错位中愤而沦为“慢牛”。领导者唯有转变观念,重视全员绩效管理,优化工作规划和分工,确保相对公平与公正,尽量让每个员工都能在集体中发挥其能力和潜力,才会让每一头“牛”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耕耘,进而撬动整体效能的跃升。

补齐制度短板。在一些部门和单位,由于考核机制不健全、规划分工不合理,以及容错纠错机制未落实等原因,“鞭打快牛”现象屡见不鲜。从本质上来讲,这是相关体制和机制的缺失,破局之道旨在实施一场刀刃向内的效能革命。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岗位职责清单和能力评估体系,尽量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另一方面,要用考核的“大棒”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让“慢牛”的懒惰与无能在考核的“照妖镜”下无处遁形。同时,还要构建“赋能型”组织生态,以轮岗交流、技能培训等方式,促进“慢牛”加速成长,真正为“快牛”减负。

营造竞争氛围。组织和团队要实现“快牛”不累、“慢牛”奋蹄的和谐共存,需要领导者以全局与整体为视角,营造“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竞争氛围,让“快牛”能够获得更高的荣誉和待遇,让“慢牛”得到应有的劝诫与惩罚。另外,还要破除“洗碗效应”,对“快牛”实施纠错容错机制,对勇于创新或额外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失误要给予包容,再改变“能者多劳”的分配路径,以及“逮着顺手者一直用”风险规避考量, 实现从“人尽其才”到“人尽其用”的结构性转变,让“快牛”得以焕发持久活力,“慢牛”能够不待扬鞭自奋蹄。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