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承载着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史,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精神力量,是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精神富矿和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用好红色资源,对于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坚持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红色资源“亮”起来、“活”起来、“立”起来、“火”起来,切实发挥好其育人功能,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挖掘红色内涵,让红色资源“亮”起来,更好地指引时代新人成长。红色资源中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使命担当、价值追求、政治品格、精神风骨,用红色资源育人有助于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必须立足时代要求,深入研究和挖掘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提炼其背后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力量,滋养青少年的成长,引导其厚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品质气质,让蕴藏在红色资源中的思想内涵“亮”起来,成为时代新人坚定理想的灯塔。
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更好地激励时代新人进步。让红色资源真正成为铸魂育人的“源头活水”,需要加强对红色故事的解读与阐释,增强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要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讲故事时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加强情感培育,使之成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让英雄事迹、红色记忆“活”起来,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持续激发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和奋进力量。
打造红色精品,让红色资源“立”起来,更好地吸引时代新人传承红色文化。在科学技术的赋能下,红色资源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运用先进科学技术让更多青年沉浸式感受红色场景、理解红色精神,有助于更好地激活红色基因。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立足守正创新,着力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把好导向、聚焦主题,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通过不断丰富红色资源展陈内容、升级展览设备、提高互动技术应用等方式,全力打造可触摸、可感知、可体验的高质量精品展陈,让那些尘封在红色资源上的人、景、物“立”起来,吸引更多青少年融入其中,不断涵养时代新人不怕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品质。
营造红色氛围,让红色资源“火”起来,更好地引领时代新人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要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广大青年持续接受精神洗礼和文化熏陶。将红色资源以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如文学作品、影视剧、话剧舞剧、网络微视频微电影等。积极串联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设计红色研学方案和文创产品,做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同时,提升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的传播度与影响力,让那些蕴含于红色资源中的红色文化“火”起来,成为时代新人砥砺奋斗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