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特刊

于字斟句酌间守初心 在昼夜耕耘中担使命

王立新

吉林日报社 要闻编辑室主任 王立新

继承优良传统,是我们行稳致远的根基。刚才听老主任李文彪发言,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20年前——他带着我们通宵达旦地连轴转,完成了两会、党代会、抗洪救灾等一场场新闻战役。时光在我们身上刻下了痕迹,但有些东西从来没变过,就是他手把手教给我们的那股子严细认真的劲头,更是吉林日报代代相传的“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的优良传统。这份传统,就是我们最硬的底气!我们始终把对党忠诚刻在骨子里。不管是选题策划,还是内容审核,每一个环节我们都用政治眼光反复审视、严格把关,确保这份报纸,始终是传播党的声音、贯彻党的主张的坚强阵地。今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吉林大地。当晚,社长、总编辑带着班子成员,和我们夜班编辑团队扎进了工作里,熬到了次日凌晨。为了把重要指示精神准确、生动地传递出去,我们大胆创新版式:用大幅图片聚焦核心,以消息社论传递精神,配提要帮读者抓住重点,再加上套红和标题导读的设计,并推出专题特刊,用9块版面,把这次报道厚重地呈现出来。当天这组报道,在全国党报中算得上是浓墨重彩、独树一帜。这份坚守与创新,是我们对党忠诚最直接的回答。我们始终把对人民赤诚落在行动上。今天,“开门办报”刻印在门前的巨石上,记挂于采编团队的心头。作为编辑,我们主动延续这份传统,认真审阅每一封读者来信、每一条留言反馈,从中捕捉民生热点、汲取创作灵感,让我们的报道始终扎根于吉林大地,饱含民生温度,真正成为连接党和人民的桥梁纽带。

践行“崇严尚实”,是我们锤炼精品的密码。党报的权威性源于内容的专业性,而这份专业性,就扎根于“崇严尚实”的土壤之中。“崇严”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守住新闻生命线的准则。夜班编辑是报纸出版前的最后一道关口,我们手里的笔、眼前的报样,连着的是党报的公信力。所以每一个事实,我们都要跟权威信源反复核对;每一组数据,都得交叉验证确保无误;每一篇稿件、每一个标题,都要字斟句酌、磨了又磨。我们抱着“零差错”的执念,把这道防线筑得严严实实。“尚实”是我们的成事之基,是回应群众关切的根本。我们扎根“实”情,紧紧跟着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走,拿出有深度、有分量的解读,让读者看到吉林发展的真实脉络。我们贴合“实”需,真心站在读者的角度想问题,告诉他们产业发展的具体进展,文化传承的生动故事,用实实在在的内容,让主流声音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深化融合创新,是我们勇担使命的路径。如今,吉林日报站在80周年的新起点,全面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和媒体集团,是全报社上下共同的目标。作为报社最传统的纸媒编辑队伍,我们主动转身、积极拥抱新媒体。我们努力在内容与视觉上深耕,积极推进全新改版,大胆创新版式风格,增加互动化设计,既提升版面吸引力,也让信息传递更高效。我们努力在传播渠道上拓展,打破纸媒的传统边界,打通纸端与网端的传播链路,探索“延伸阅读”场景。我们努力在融合能力上求进,推出“AI读报”新媒体产品,为报纸传播开辟新路径。主动参与每月的短视频大赛,努力从单纯的文字编辑,转型为“文字+视频+直播”的多面手,和全媒体记者一道,用更鲜活的形式,让主流声音触达更多受众。

80年的报纸,藏着一代代吉报人的坚守。站在前辈们铺就的基石上,我们要做继承者,更要做传承者——把“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的底色、“崇严尚实”的作风、“融合创新”的锐气,一代代传下去,让这份有80年历史的报纸,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继续书写党报人的初心与使命!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