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走进吉林 讲述吉林 爱上吉林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 邱国强

这是一次全面读懂吉林的旅途——文化、产业、生态……层层解锁幸福密码;

这是一次深度探访吉林的行程——长春、松原、辽源、通化、白山、长白山,步步邂逅惊喜;

这是一次多维宣传吉林的盛会——境内外媒体代表、网红大V,共同讲述高质量发展故事。

10月11日至1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在我省开展了一次跨越南北、融汇多元的深度参访之旅。

岁月留痕——历史与文化的厚重回响

康熙东巡、吴大澂勘界守土、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四战四平、“三地三摇篮”红色标识……这里是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在这里,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项项数据图表,正将吉林三百余年沧桑历程娓娓道来。

“从未如此完整系统地了解吉林!”站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展厅内,一位参访团成员的感慨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部英籍记者克里奇凝视着展品,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曾历经苦难,如今实现飞速发展,这样的民族令人敬佩。”

历史的震撼未因走出展厅而消散,反而在更多点位的参访中层层叠加。

走进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锈迹斑斑的矿灯、静默矗立的墓碑,无声诉说着那段血泪交织的过往;在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内,泛黄的日记与保存完好的营房遗址,让反法西斯历史的记忆多了几分沉重。

“这里的白骨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人在苦难中逝去。”新华网美籍记者Tom神情凝重地说道。

克里奇也难掩内心的触动:“通过这些展品,我真正了解了那段历史。”

如果说苦难历史让人动容,那么,长春的电影记忆则展现着这座城市的艺术底蕴。

走进长影旧址博物馆,承载岁月的胶片放映机、还原经典场景的道具陈列,无不诉说着中国电影的起步与成长,馆内的每一处展陈都勾勒着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轨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土耳其籍记者卓拉穿梭在展陈之间:“这里不仅记录着中国电影成长的历史,也展示了电影作为世界性艺术的魅力。”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静静矗立、伪满洲中央银行总行旧址的建筑线条庄重典雅、新民大街两侧的历史建筑错落有致,这些承载着特殊记忆的建筑如今已融入城市肌理,焕发着新生活力。

一个个参访点位串联起吉林的沧桑岁月,让参访团在“时空穿梭”中触摸历史的温度与厚度。当视线转向更悠远的过往,神秘而古老的高句丽文化彰显了独特魅力。

集安市博物馆内,鎏金饰品的光泽、墓葬壁画线条的灵动,勾勒出先民的智慧轮廓;丸都山城沿山脊蜿蜒蔓延,残存的城墙印记着古人的精妙构思;长寿王陵“金字塔”般的石砌结构、好太王碑上历经千年的古老文字,更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高句丽政权的辉煌永久定格。

“在集安看到的这些遗迹,令人印象深刻。回国后,我一定会分享给身边的人。”巴基斯坦GEO电视台主持人朱奈德·穆罕默德由衷感叹。

如果说历史遗迹承载着吉林的过往,那么非遗传承则让这片土地的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

非遗展演现场热闹非凡,悠扬的民乐、灵动的舞蹈带动着参访团成员一起载歌载舞;走进松原市阿穆尔街道蒳荷芽社区,参访团成员跟着居民学剪纸、拉马头琴,在这里,非遗早已融入生活;鼎润文化产业园中,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和多样非遗技艺展示,让参访团真切看到了非遗在当下的鲜活模样。

这段沉浸式非遗体验旅程让大家直呼“过瘾”。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林舒琪表示,自己是南方人,看到这些有特色的非遗产品和技艺特别喜欢。她说:“以后,我会更多地把吉林当地特色传统文化向外界宣传。”

动能澎湃——传统与现代的产业蝶变

来到吉林,总少不了与“百草之王”人参相遇。

走进抚松县万良镇参乡汇客厅,3000余个商家精选的近300种人参产品琳琅满目。卓拉看得兴致勃勃,不时拿起产品细细端详,忍不住加入抢购行列。

如何区分林下参和园参?老把头上山采参有哪些讲究?怎样判断人参年份?这些关于人参的疑问,在这里都能得到解答。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李沐子感慨道:“这次在万良不仅深入了解了人参文化,还学会了挑选人参的实用技巧,收获太大了。”

若想见到令人惊叹的人参珍品,万良长白山野山参展览馆便是必去之地。馆内珍藏着不同年份的人参,其中不乏生长了数十年的珍品。在一株几十年的老参前,克里奇与团员合影留念,他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看过了“地里”的人参,再将目光转向地上奔跑的汽车。

在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中国一汽NBD总部,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智能机器人精准完成各道工序,机械臂灵活摆动间一辆辆汽车逐渐成型。

网络大V@好物叔叔全程目不暇接:“这里不仅有高度智能化的生产车间,更能清晰感受到企业骨子里的创新驱动理念,从生产细节到技术研发,每一处都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中国日报意大利籍编辑、主持人梅一苓坐进车中体验,抚摸着内饰不住称赞:“这款车的质感特别高级,外观设计也非常精致,特别好看。”

在辽源的多元特色产业中,藏着不少惊喜。在东丰县六禾鹿业田园综合体,参访团成员站在鹿舍旁,看着梅花鹿眨着温润的眼睛,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感受特色养殖产业的生机;在北方袜业集团,解锁辽源“中国棉袜之都”的产业密码,见识了袜子生产背后的“黑科技”;在金翼蛋品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将鸡蛋转化为蛋黄粉、蛋白粉、卤蛋等多元产品,“全蛋利用”的产业智慧令人赞叹;东丰县食用菌三产整合示范产业园则带来了意外惊喜——这里的双孢菇竟然是用秸秆、牛粪等“废料”培育而成,让大家对吉林生态产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旅程过后,人民网记者王思皓用这样的一段话记录:“从全产业链的蛋品加工到循环再生的食用菌培育,从鹿鸣声声的田园综合体到科技赋能的国家级产业园,参访团深入探访辽源市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见证了黑土地上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灵秀天成——生态与人文的共生共荣

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长白山作为东北亚第一高峰、我国的“东北屋脊”,是展现我省生态优势的一扇窗。

在长白山自然博物馆里,参访团系统了解了长白山的地质演化历程,以及这座“生态宝库”的神奇之处,激发了大家探访长白山的期待。

当参访团站在长白山脚下,仰望巍峨山体、触摸百年古树、倾听林间鸟语,那份自然魅力带来的震撼强烈直接,对“绿色吉林”的认知也愈发立体鲜活。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记者陈悦涵表示:“以前听说过长白山的美景,这次来到这里被它的壮阔深深打动。”她还提到,随着沈白高铁开通,从北京等地前往长白山变得更加方便,“真心推荐全国的朋友都来长白山看一看,领略这份独特的自然之美。”

感受吉林之美,还要看它四季流转间的特色风情。金秋十月,查干湖水面如镜,岸边树林点染红黄,水鸟不时掠过水面划出涟漪。参访团成员被这秀美的风光深深吸引,纷纷拿出手机化身“自拍达人”,以湖水为景定格下这份秋日的惬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波斯语部外籍记者马西亚尔在漫步时,意外“偶遇”了一只螳螂。他小心翼翼地将其捧在手心,不禁感慨:“能在湖边随处见到这样自在繁衍的小生命,可见这里的生态环境有多好。”

这份对生态的赞叹,也道出了吉林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让“生态美”成为自身最鲜明地域标签之一的不懈努力。

自然与人文的碰撞,在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与黄大年纪念馆续写着精彩。在地质博物馆内,巨大的恐龙化石骨架震撼亮相,历经亿万年的矿物标本在灯光下散发着璀璨光泽。走进黄大年纪念馆,气氛变得庄重而肃穆,大家深入了解了黄大年归国报国、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

当全部行程落下帷幕,团员们心中满是不舍,久久回味这段旅程里的每一处惊喜与感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记者杨晓书说:“来吉林这几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景色特别漂亮,当地人民也非常热情。我要推荐给身边所有同事朋友,让他们也来走走看看,吉林真的藏着很多宝藏。”

林舒琪表示,这次行程走了很多地方,除了长白山这样的自然景观,还接触到了丰富的人文内容。她感慨:“虽然天气比较冷,但这里充满人情味,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我想留在吉林,这里实在太美了。”卓拉表示,如果有机会,和家人一起来吉林看看这些美景。

从历史长河的回望到产业蝶变的惊叹,从非遗烟火的温暖到生态画卷的沉醉,参访团的吉林之行,拼凑出这片土地的多元魅力。吉林,正以历史为基、以产业为骨、以生态为脉,向世界讲述着动人故事。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