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3版:要闻

长白山松茸通关记

本报记者 曲镜浔

清晨6点,长白山腹地的图们市境内,赤松林间还裹着晨雾。农户们背着竹篓,弯腰在松针铺就的林间穿梭,指尖轻捏松茸菌柄摘下,小心放进铺了苔藓的竹篓里。

待篓中渐渐盛满带着晨露的鲜货,他们便加快脚步向山下集结。这些刚离土的松茸,即将被送往延边白头峰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正式开启“鲜达海外”的旅程。

厂房内,随着货车门缓缓打开,今日第一批待出口松茸顺利“到站”。记者与延吉海关关员在此等候,浓郁的松脂香气扑面而来,关员俯身逐箱检查。他一边查验一边对记者说:“从这里完成属地查检,再经仁川、大阪的空港转运,只需48小时,这些松茸就能端上日韩高端日料店的餐桌。”

据统计,今年1-9月,经延吉海关监管出口的松茸已达256吨,货值5660万元。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既是长白山松茸过硬品质的支撑,也离不开关键环节的保驾护航。

长白山松茸的品质优势,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北纬42°原始赤松林的洁净空气、适宜的温湿度,赋予松茸菌体肥厚、风味浓郁的特质,让它成为日韩市场常年抢手的“香饽饽”。

而这份品质的延续,更藏着人为守护的用心。公司负责人指着车间里分拣分级的松茸介绍,采摘时村民始终沿袭“采大留小、不挖幼菇”的传统,采挖后还会用腐殖土回填菌坑,精心保护松茸菌丝体,为来年生长留足空间。

优质品质叠加稳定供给,让吉林松茸在市场上底气十足。从产量来看,吉林省年均野生松茸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8%,90%以上集中于长白山北麓与东麓林区,延边州的安图县、龙井市、和龙市更是核心产区。

2025年松茸市场行情持续向好,价格同比上涨约10%,一等品每公斤已接近1500元,但海外订单仍络绎不绝,仓库里待发的保鲜箱始终堆得满满当当。负责人坦言,“根本不愁卖,就怕耽误了新鲜度”。

这份“怕”并非多余,松茸的“软肋”格外突出——自然保鲜期仅3-5天,多耽误1小时,菌体水分就会流失1%—2%,品质与售价都会大打折扣。“以前每到出口旺季就犯愁,总怕通关慢,新鲜松茸卡在半路变‘陈货’,损失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公司负责人的话,道出了此前出口的难题。

而如今,延吉海关成为破解难题、守护新鲜的关键枢纽。作为吉林松茸“走出国门”的重要关口,海关专门开通“鲜活易腐商品绿色通道”,提供7×24小时线上预约查验服务,实现“随到随检,即检即放”。

“现在心里踏实多了,从产地厂房到海外市场目的地,保鲜直达。”看着正在高效查验的关员,公司负责人语气里满是安心。为了守住这份“长白山之鲜”,通关环节的每一步都透着“精准高效”。

松茸运抵厂房前,企业早已通过海关“属地查检”系统,完成了报关单填报、随附单据上传等基础手续,省去现场排队等待时间;查验时,关员摒弃传统“搬箱查验”模式,采用“运抵直装”,减少保鲜箱搬运过程中的磕碰损耗;针对日本“进口松茸需进行农药残留检测”、韩国“禁止携带土壤残留菌体”等不同检疫要求,海关还会提前开展专题培训,帮企业精准对接标准,避开贸易风险。即便是周末或节假日,查验区也总有专人值守,“优先审单、优先查验、优先放行”的机制,让松茸通关永远“零延时”。

这份“鲜生意”还带动了农民增收。以延边州凉水镇为例,今年当地松茸预计产量约1.5吨,仅采挖、分拣环节,就能让村民人均增收一两万元,不少家庭靠这一季的“松茸收入”,就能覆盖大半年的生活开支。

查验结束,通关手续办结,货车再次启动,朝着空港方向驶去。车窗外,长白山的轮廓渐渐远去,而车厢里,这些带着山林气息的松茸,正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国界,把来自中国东北的鲜美,送到更多海外消费者手中。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