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松年)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双辽市多个重点项目不停工,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抢工期。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68个(新建42个,续建26个),总投资118.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34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新建16个,续建24个),总投资1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58亿元。亿元以上项目23个(新建7个,续建16个),总投资101.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54亿元。
走进国能双辽发电有限公司五号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旧设备已完全拆除,新设备已全部到位,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设备安装,预计12月份完工。该项目总投资1.02亿元,主要进行五号机组高中低压转子更换、高中压缸更换、低压缸改进汽蜗壳等工程。项目负责人袁名扉介绍,项目建成后,能够增加五号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增强省内电力服务市场竞争力,对稳定供电、保障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记者来到吉林省嘉裕实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7000万穗玉米项目现场,车间改造已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一期工程建设一条玉米穗速冻隧道生产线及附属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税1600万元。
产业项目蹄疾步稳、社会事业项目温暖人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双辽市重点项目建设正“满弓紧弦”,为稳投资、稳增长发挥关键作用。
抓前期。根据部门职能整合人力,全力推动计划新开工项目手续办理,协调包保部门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堵点难点,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建设。
抓进度。用好领导包联和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全面分析项目施工进度缓慢症结并制定应对方案,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全力做好各项要素保障,力争年内完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抓谋划。继续深入研究,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承接产业转移等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双辽的主导和优势产业、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向,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滚动充实项目储备库,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争资金。深入研究和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及资金投向,及时捕捉各类资金信息,紧盯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等政策机遇,全力争取资金支持,扎实做好论证、申报等各阶段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