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3版:要闻

馆藏百物忆峥嵘

本报记者 李铭 孙鑫

10月25日,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将在集安市游客服务中心正式启幕。该展览以“回溯后援征程,传承英雄精神”为核心,设“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在吉林”“抗美援朝中的英雄儿女”三大部分、14个单元的展陈。200余件珍贵历史文物多角度再现吉林作为抗美援朝重要后援地的光辉历程,展现吉林儿女不畏牺牲、奋勇向前的英雄气概。

步入正在精心筹备的展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场景复原与现代多媒体技术交织,完整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从爆发、推进到胜利的全过程,以及吉林人民在战争中的奉献与担当。志愿军战士们曾经使用过的背包、粮袋、口琴等随身物品,以及各类战斗用品静静陈列,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诉说着当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豪情壮志。

“作为‘抗美援朝第一渡’,集安见证了无数志愿军将士义无反顾奔赴战场的壮举,也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集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月辉表示。据她介绍,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作者麻扶摇的手迹首次公开展出。这件横幅作品高68厘米、长137厘米,上款题写“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57周年”,另有阴阳刻“麻扶摇印”两枚,右上方引首章为“顺其自然”,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是作者麻扶摇于2007年1月17日,写给原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卢骅(志愿军后代)的毛笔书法作品,这是迄今发现的麻扶摇用毛笔书写的两件歌词手稿之一。”陈月辉介绍道。

同时,展览还将首次展出梁兴初将军生前使用的望远镜、指南针、邮票及相关书籍等珍贵遗物。

“这些展品由梁兴初将军次子梁晓源捐赠,指南针是梁兴初将军在1951年11月26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期间缴获美军使用过的指南针;相关书籍是梁兴初将军的妻子任桂兰和作家李仲儒根据梁将军生前及其老首长、老战友、老同志的各种回忆文章、笔记、口述录音等创作的一部纪实回忆录;邮票是1952年中国人民慰问团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期间,赠予梁兴初将军的邮票;望远镜是抗美援朝德川战斗中缴获的,在汉江守备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梁兴初将军将此望远镜作为纪念品,一直留在身边。”

“我们从2024年12月份开始文物征集工作,通过电话联系与实地走访的方式征集展品。现征集的展品主要分为战争类、医疗类以及后援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的各类型展品,通过分类整理,并经过吉林省博物院专家鉴定后,根据史实依次摆放实物,让史实与文字、实物相对应,让参观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场景与震撼人心的英勇事迹。”陈月辉说。

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它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每一位参观者在触摸历史痕迹、聆听英雄故事的过程中,深刻感悟并传承那份历久弥坚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