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吉林化纤集团展厅,让人有极强的“反差感”:标有“中国碳谷”字样的无人机,各类无人机机身与机翼,甚至自行车、滑雪板、汽车零部件,乃至球拍、箱包、登山杖、雨伞、头盔、渔具……
“今年,我们为一家国内无人机头部企业供应了140万支碳纤维桨叶,约占其总需求量的70%。”吉林化纤集团国兴复材公司生产经理李家欣说,随着低空经济加速发展,今年该领域对碳纤维的应用需求显著增长。目前,公司生产的无人机结构件已占据国内市场六成份额。
一束束白色的碳纤维原丝经过氧化、碳化等工序后,变身为黑色碳丝,缠绕在滚筒型装置上。由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具备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制造领域,成为助推低空经济“起飞”的关键材料。
近年来,我省着力打造“中国碳谷”。依托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吉林化纤集团等龙头企业,当地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碳纤维全产业链,碳纤维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丝产能全国第一。
今年7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吉林化纤集团出品的自主品牌“希飞”牌碳纤维自行车、单双板滑雪板等产品纷纷亮相,吸引众多客商关注。近年来,该集团在碳纤维板块持续发力,其业务布局也实现阶梯式延伸——从上游基础“卖原丝、碳丝”,到中游“出复材”,再向下游“供制品”稳步迈进。与此同时,碳纤维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正形成集聚效应,推动消费级、工业级、航空级应用在吉林市落地生根。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浪潮中,吉林化纤正与上下游200余家企业协同创新,全力打造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中国碳纤维产业高地”,让这根“小丝线”真正成为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