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理论

以农村基层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纪 研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必须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党建赋能,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引领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脚踏实地加油干、久久为功不放松,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夯实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夯实农村党建基础,以组织振兴引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新征程上,要搞好标准化建设,着力让战斗堡垒组织健全、活动经常、队伍过硬、保障到位、作用突出,持续提升战斗力。一是突出政治定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力量强弱,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担负起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进改革发展的神圣使命,承担好光荣职责,自觉把党建引领贯穿于推动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善于打通乡村振兴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切实成为乡村振兴最直接的领导力量。二是把牢政治方向。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让每一个农村党支部都能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全力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三是选优配强村领导班子。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乡村振兴需要众多优秀农村基层党员充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来,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不懈前行。要着力让党性强、作风正、懂经济、会管理、能经营、受村民拥护的党员切实成为大家致富路上的主心骨、带头人。四是建强基层党员队伍。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和培养,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党员的整体素质。在建设高素质基层党员队伍工作中注重发现和培养有能力、敢担当、作风实、口碑好的致富带头人,把他们吸纳入党员队伍,给大家搭建锻炼舞台、干事平台。

打造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只有产业发展了、兴旺了,乡村才能繁荣兴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体系,把产业振兴这一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惠及广大农民。一是心系“国之大者”,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牢牢把握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规划的正确方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领村民投身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产业体系。二是培育壮大乡土特色优势产业。基层党组织要带领乡亲们密切关注市场,从供求两端着眼,挖掘乡村资源禀赋优势,从实际出发,把特色资源用足用好,把乡村产业搞活。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放手发展富民产业,做精做优做强乡土特色产业,打好特色牌。三是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积极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拓宽乡村经济发展空间等方面持续下气力,带动村民走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拓展农业增值空间,让广大农民在通过产业兴旺致富的同时,更好展现乡村新风貌、描绘生活新画卷,收获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

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抓好乡村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积极搭建多方参与治理的平台和渠道,积极助力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基层群众自治实现良性互动。一是把规范权力运行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每项权力行使的法规依据、运行范围、执行主体、程序步骤,同时建立健全细化到小微权力的监督制度。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敢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秉公和廉洁用权,确保乡村充满活力。二是抓自治聚力量。遵循乡村治理规律,尊重村民意愿,增强群众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凝聚起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引导村民共治共建共享,并有效凝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三是抓法治促和谐。不断强化法治宣传,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拉近“法”与村民之间的距离,让法律服务进村屯进家庭,让大家自觉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四是抓德治润民风。坚持以文养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志愿行动。倡导良好向上的家风,正向推动乡村德治的良性发展。五是强化配套保障。持续增强投入保障,抓实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建好人才队伍,深度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断提升自治、法治、德治协同效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激发乡亲们的热情和干劲,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下把幸福美好新图景更好融入乡村生活。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