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下好司法为民“微”功夫

李继承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的本质属性,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的红色基因,是我国司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要防线的关键一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司法为民宗旨,秉持公正司法原则,创新司法为民举措,提升为民服务本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新要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下好司法为民“微”功夫,聚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展现新时代人民法院干警的良好风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做好方向引领。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将党的绝对领导贯穿于人民法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真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坚持政治首要标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好正确政治方向。持续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持续推动“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频共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中。

抓好主责主业,促进司法便利。人民法院要紧扣人民期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群众办好实事,让司法改革的累累硕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聚焦基础性攻坚性改革,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加强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成本低廉、程序简单、便民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大力推进司法服务标准化、司法礼仪规范化建设,打造“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诉讼服务新格局,创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诉讼服务体系,依托移动微法院、智慧庭审等开展跨域立案、网上立案、远程开庭,最大限度为当事人提供“指尖诉讼”“掌上办案”司法便利,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加强诉源治理,创新调解机制。诉源治理是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机制,司法工作向纠纷源头防控延伸,人民法院发挥着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的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协会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化解重点行业领域矛盾纠纷,如针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调解,可以通过增加诉前调解员,设置专职调解员,建立调解团队的方式,开辟物业服务纠纷案件“绿色通道”,由调解员集中专门调解,并组织法官深入小区全面了解物业服务情况,开展非诉解纷,以此完善突发事件和重大纠纷提前介入调处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坚持端口前移,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便民”优势,强化“末梢”担当,通过加强辖区类型化纠纷的源头治理,形成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的分层递进前端治理路径。

加大普法力度,助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聚力解决百姓打官司过程中的棘手问题,准确贯彻实施民法典,妥善审理各类涉民生案件,以提升群众法律素质为目标,结合法治建设实际,加大对违法行为惩戒曝光力度,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示范引领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积极组织法官、干警“走出去”,在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时,通过“送法七进”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深入村屯开展基层普法行动,最大限度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定期开展微心愿活动、提供法律援助,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助力全民法治观念提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