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科教卫

天热莫贪凉 当心“空调病”

本报记者 张添怡

随着伏天的来临,气温节节攀升,许多人选择蛰居空调房内,尽享那份难得的凉爽。然而,长时间沉浸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却有可能患上“空调病”。本期《求证》邀请专家和大家聊聊关于“空调病”的那些事。

本期专家:

张丽秀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肿瘤血液中心肺康复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吉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吉林省中医药科普巡讲专家,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什么是“空调病”

张丽秀:空调病,也被称为“空调综合征”,是指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由于空间相对密闭、空气不流通、室内外温差较大,以及空气干燥等因素,导致人体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总称。症状包括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关节酸痛、皮肤干燥、眼睛干涩,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塞、喷嚏、咽干、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有哪些

张丽秀: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或者开空调开车的人群;室内室外频繁切换的人群;体质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

引发“空调病”的原因

张丽秀:中医认为引发“空调病”的主要原因是,吹空调兼并“寒邪、风邪、燥邪”这3种邪气,损伤人体阳气,故而出现相应的不适症状。低温的空调环境如同寒邪入侵,最易伤人体之阳气。阳气受损,温煦失常,则出现怕冷、鼻塞、流清涕等症状。“凉肚子”后,寒邪从神阙入太阴损伤脾阳,则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空调直吹则带来风邪,风性主动,变化无常,善动不居,无孔不入。风邪入肺窍则易鼻塞、打喷嚏;皮毛受邪,则易出现风团、皮肤瘙痒。空调直吹头面部,则易出现口眼歪邪等症状。而空调消耗室内水汽形成的燥邪,燥伤津液,津液不足则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燥、小便少,大便干等。且燥随口鼻入肺,肺络受损,易出现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痰黏难咯等症状。

“空调病”的常见误区

1.“空调病”等同于感冒

张丽秀:此说法不准确。通常我们在使用空调时都会关上门窗,此时与室外几乎隔绝,室内的氧气不断被消耗而且得不到补充,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升高,空气因此变得污浊,人长时间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大脑就会缺氧,从而患上“空调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发热、盗汗、身体发虚等。因此,很多人将其误认为是感冒。

2.盖被子吹空调能防病

张丽秀:盖被子吹空调只能防冻,不能防病。有的人盖被子之后把空调的温度调得很低,以为就安全了。实际上,冷空气会从呼吸道进入身体,睡醒后轻则口鼻发干、头痛,重则打喷嚏、流鼻涕,甚至患上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预防小妙招

1.控制空调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以室内比室外低3℃—5℃为佳,空调一般控制在25℃—28℃为宜。

2.开窗透气。空调使用过程中宜定时开窗透气,每开2小时的空调,要开窗通风10分钟左右,保证房间有新鲜空气流通。

3.定期清洁。每月宜清洗空调的过滤网、冷却盘和散热片,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在过滤器上繁殖生长。

4.个人防护。长时间开空调驾驶的人群,避免空调出风口直接对着身体吹,特别是头部、颈部和膝盖等敏感部位,以防引起关节疼痛或感冒。同时,要根据车内温度适时调整衣物,避免穿着过于单薄或暴露,以防受凉。

5.饮食调护。减少冷饮及冰镇食物的摄入,多饮温水或温性饮品,以固护脾胃阳气。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