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王明清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更加充分、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就业能力持续提升、就业保障更加健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青年失业率高等问题。未来,应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中拓展就业新空间,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推动经济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相结合。推动就业扩容提质,根本上还要靠经济发展。要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岗政策支持,及时梳理本地区带动就业能力强、涉及国计民生和生产保供的企业清单,配备就业服务专员,建立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联动机制。积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和更多选择。以吉林省为例,要在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医药健康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业附加值,吸引高端研发、精密制造等方面人才求职就业。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和良好创业服务,使市场主体更有信心恒心,愿意投资、敢于投资,促进创业主体更好发展。要引导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创业,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等领域创业项目,以此创造更多新就业岗位,形成 “一人创业、多人就业” 的倍增效应。

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夯实稳就业基础。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劳动者就业适应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础。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使职业教育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同时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此外,要引导劳动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并向其提供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通过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建设人才公寓、提供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等方面服务更好留住人才,有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对推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要加强宏观政策的就业导向,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更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就业信息资源,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加以分析,精准匹配劳动者和岗位需求,提高就业成功率。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和执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就业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就业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就业风险。强化对用人单位的监管,规范招聘行为,确保不同群体在就业机会、职业发展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促进就业。农村劳动力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既是民生保障,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各地要在劳动力素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政策支持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升级、工作环境改善、收入水平提升、保障力度更强。一方面,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电商、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引导大龄农民工转型就业,加强动态监测,做好兜底性保障工作,为大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造机会。另一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就业环境,引导人才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城市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打破城乡就业壁垒,强化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持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职业发展空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